浙大打造全球最大类脑计算机20亿神经元类脑计算机模拟猴脑
浙大发布全球规模最大类脑计算机“悟空(Darwin Monkey)”。
它用960颗类脑芯片拼出,模拟了超过20亿个脉冲神经元、1000亿突触连接,是目前全球唯一突破20亿神经元规模的系统,比Intel今年刚推出的Hala Point(11.5亿)还高出近一倍。
简单说,它已经非常接近猕猴大脑的复杂度了。
背后核心技术,是达尔文三代(Darwin3)神经拟态芯片:
- 每颗芯片内建235万个脉冲神经元,采用脉冲神经网络机制,模仿生物神经元放电传输;
- 采用片上学习机制,能边运行边自适应更新;
- 使用事件驱动架构,闲时不耗能,每次操作能耗仅5.47皮焦耳;
- 通过特殊封装技术把64颗芯片集成在一块晶圆上,组建神经拟态服务器,15台服务器拼成整机。
目前,悟空已经跑通了DeepSeek,能做内容生成、数学推理,还能模拟从线虫、小鼠到猕猴不同大脑规模,支持脑科学研究。
而在系统层面,团队还自研了一套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用来调度这种“像脑又不是脑”的复杂架构。
类脑计算的核心想法,是不再模仿人脑结构外形,而是复现神经元级别的信号传递方式,既省电,又更靠近生物智能。
这次的突破,也意味着类脑AI正在从“做出人类认知行为”,进入“还原人类大脑机制”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