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在老人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可以按“敲诈勒索”起诉,即便不能够判刑,也要高额罚款,进行严惩! “又不是你撞的,干嘛要扶?赶紧走!不要多管闲事!”看似冷漠的言语,实则是多少人亲身经历的结果,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不得不,直面的一个残酷现实,“扶不扶”的犹豫背后,是行善者承担不起的各项成本。 一伸手,便是一辈子!2024年5月,一小伙骑车行驶过程中,偶遇摔倒老人,便好心上前搀扶,起初,老人还不断地感谢小伙,可当其家属赶来,却反咬一口,认为是小伙所撞,索要赔偿,并让其拿出证明,以示清白! 一时间,“受害者”的一句话竟需要好心人付出惨痛的代价,没有证据,就只能默默选择赔偿;若是有证据,作为“受害者”也仅仅只需要一句简单的“误会了”,便可轻松“脱局”,这俨然是一场独属于讹人者的“零成本赌局”! 当然,近年来,讹人者也曾付出过惨痛代价,不少人直呼:大快人心! 2023年11月,湖南某地,一女大学生外出时,看见老人摔倒,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独自将其扶起送医,并垫付千元医疗费。结果老人及其家属,一口咬定是女生所撞,且有过肇事逃逸行为。幸运的是,路旁的一则监控还原了事件经过。 事发当日,老人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路遇一处台阶时,不慎绊倒,与女大学生无关。事后,法院判决老人家属诬告,处以刑事拘留十四日,并赔偿女生精神损失费6.8万余元。该事件,也成为我国首例扶老人被讹反被判刑! 因此,李玫瑾教授开出的“药方”直击要害,这并非是以暴制暴,而是重建规则,善良不应该是一场冒险,唯有恶意必须付出代价。倘若法律不亮剑,那么,恶行便有了滋生的环境,好心人将成为稀缺者! 尤其是近年来,“谁主张谁举证”的呼声越来越高,也有不少城市选择如此施行,有网友认为:此举能有效减少讹人者的劣行,因为善意无需自证清白。 李玫瑾的提议更是对道德的一次制度化纠偏!网友疾呼:“讹人者扶不起来,文明就难以为序!”法律是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现行规则,多以调解为主,并没有对讹人者,形成有效的震慑效果! 当监控镜头记录下真相,当罚单震慑住恶意,相信那时,弯腰扶起老人的身影,将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城市中最挺拔的脊梁! 信息来源: 极光新闻|《李玫瑾对“扶老被讹”现象给出建议,“即便不能够判刑,也要高额罚款”,对于这个建议你怎么看?》 南昌晚报|《2023年11月27日(发布时间)中国首例讹人老人被判刑,扶人女大学生获赔6.8万。来源:海南广播电视总台》 新闻夜班|《2024年5月15日,江苏南京,小伙好心扶起摔倒老人却遭家属质疑要赔偿:“那你赔呗,把证明拿出来。”》 文|梅林 编辑|南风意史
这下真逃不了啦!烂骨头已经被立案啦!云昊把她立了,已经受理了!也审核通过了!烂骨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