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机长赵立杰的故事太励志了!13年前他还是廊坊街头骑三轮的快递小哥,边送件边学英语和飞行知识。2007年抓住“丰翼行动”机会,从三万人里拼进飞行学院。一个没坐过客机的“门外汉”,硬啃四年,训练时吐完再上,就想着“肩上扛着别人的急件和盼头,倒不下!” 深圳宝安机场的夜,比廊坊胡同里的路灯亮得多。 赵立杰站在波音 757 的机翼下,手里捏着强光手电,光束扫过每一颗铆钉。 货舱里,30 吨货物码得整整齐齐,生鲜的冷链机在安静嗡鸣,像极了他当年骑的电动三轮车,总在夜里不声不响地跑。 2018 年拿到机长四道杠肩章那天,他回了趟廊坊。 老网点还在,只是当年的破自行车早换成了新能源配送车。 他站在门口看了会儿,想起 2005 年夏天,自己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蹲在台阶上啃馒头,背包里露出半本《走遍美国》的书脊。 那时候同事总笑他,送快递学英语是瞎耽误工夫。 他不辩解,照样在午休时躲进楼道戴耳机,把《新概念》的磁带反复听到卡壳。 有次暴雨天,三轮车在水坑里陷了轮,他一手扶车把,一手还攥着单词本,生怕被雨水泡了。 转折出现在 2007 年秋天。 顺丰要招飞行员的消息像风一样刮过全国网点,三万多人报了名。 赵立杰是被网点主任硬推去填表的,对方拍着他的肩膀说:"咱这就你是大学生,还天天背洋文,不去试试?" 他真就去了。 英语笔试时,好多老员工对着试卷发呆,他却越写越顺。 体能测试绕着操场跑十圈,他咬着牙跟到最后;模拟反应力的游戏,他把平时记快递地址的本事用上了,正确率出奇地高。 通知录取那天,他正在给一个客户送文件,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 跑到路边接起电话,那边说 "你入选了",他愣了半天,差点把文件掉进排水沟。 去四川广汉飞行学院报到前,他回了趟家。 老婆把他那几本卷边的英语书收拾进箱子,红着眼圈说:"在那边别硬扛。" 他点头,心里却清楚,这机会比当年蹲在人才市场投简历时珍贵多了。 两年要学完四年的课,不是说着玩的。 第一次进模拟机舱,他手心的汗把操纵杆都打湿了,对着上百个按钮脑子一片空白。 教练说 "别怕",他却想起当年送加急件,客户在电话里说 "麻烦快点,等着救命",那股子不能耽误事的劲儿,突然就上来了。 眩晕训练最难受,每次从转椅上下来都天旋地转,他扶着墙缓口气,再爬上去。 同批六个学员,两个中途退了学,他没退,枕头底下总压着张快递单,是当年送的最远的一个件,从廊坊到新疆,走了七天。 2009 年冬天毕业,他第一次执行飞行任务,从深圳飞杭州。 货舱里装着一车车的年货,他看着仪表盘上的航线,突然觉得和当年在廊坊画配送路线没两样,都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都得把东西稳稳送到。 现在他每周飞三次夜航,凌晨一点从深圳起飞,四点多到泉州,天亮前再飞回来。落地时总能看见朝霞,红得像他当年骑的三轮车刷的漆。 前阵子有个新入职的飞行员跟他请教,说总觉得压力大。 他指着窗外的货机说:"你看那 cargo(货物),当年我用三轮车拉,现在用飞机拉,本质上没区别。" 那人没懂,他也没再多说。 有些事,得自己蹬过三轮车,晕过模拟机,才能明白。就像杭州那个叫雷海为的外卖员,送餐时背诗,后来拿了诗词大会冠军。 东莞有个流水线工人,下班后研究机械,最后成了专利发明人。 世上的路,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顺丰机长赵立杰的故事太励志了!13年前他还是廊坊街头骑三轮的快递小哥,边送件边学
苔藓芳草峦
2025-08-06 01:02:59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