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开国少将李迎希,因为误会,授衔时评低了一级,他对此十分不满,就写信给

蒋晨曦呀 2025-08-06 08:36:52

1955年,开国少将李迎希,因为误会,授衔时评低了一级,他对此十分不满,就写信给粟裕:“麻烦老首长给我当个证明人!”

那年军队首次实行军衔制度时,开国少将李迎希遇到件窝心事,当时评定小组查阅档案材料,有人把他山东兵团的职务记岔了。

原本板上钉钉的参谋长职务,被当成副参谋长记录在案,这个差错直接影响了军衔评定结果,兵团级参谋长通常对应中将军衔,副职则要降一级,最终名单公布,战功赫赫的李迎希只见着个少将衔。

李迎希在华东战场可不是生手,1948年中央军委调令白纸黑字写着,任命他为山东兵团参谋长。

那时山东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统领,是华东战场绝对主力,作为参谋长,济南战役的攻城方案、后勤调配、步炮协同都要过他手签字。

后来淮海战役开打,他带着参谋班子在碾庄前线蹲了二十多天,硬生生啃掉黄百韬兵团,兵团指挥所里日夜不断的电报声、作战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都是实实在在的参谋长职责。

授衔结果出来当天,李迎希盯着名单直发愣,明明当年参谋部的大小会议都是他主持,行军命令盖的是他的章,现在倒成了"副职"?

这股憋屈劲顶得他三天没睡着,思来想去,他铺开信纸给老首长粟裕写了封信:"烦请老领导做个见证。"

粟裕当时正主持总参谋部工作,接到信立即调阅了中央军委原始档案,在1948年第47号任命文件里清楚写着:"兹任命李迎希为山东兵团参谋长。"

粟裕当即提笔在材料空白处写下:"情况属实,应予正名。"

不过军衔评定就像钉进木头的钉子,拔出总会留痕,总干部部回复得很实在:授衔名单已通过全国人大备案,正式更改牵扯面太广。

但粟裕专门写了情况说明递到彭老总案头,几天后组织上拿出补救方案:生活待遇按中将标准执行,行政定级享受正兵团职补贴,后勤部门每月多给他两斤肉票,配车从吉普换成了伏尔加,住房面积也按中将规格作了调整。

其实那年头闹误会的远不止这一桩,首次授衔要梳理二十多年武装斗争史,好些档案毁于战火,有人抗日时期的职务靠战友回忆证明,也出现过高配低授的情况。

不过多数老同志像李迎希这样,组织上给了说法也就揭过了,后来二十年里,他办公室始终挂着济南战役态势图,却再没提过那颗被少戴的将星。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蒋晨曦呀

蒋晨曦呀

蒋晨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