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

历史界段子手 2025-08-06 09:05:23

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一团,谁曾想,在这危急时刻,他却做出一惊人举动,而且还立了大功。

那年早春的朝鲜战场,寒风依然刺骨,汉滩江南岸的高地上,志愿军第二十六军第七十六师二二七团五连的阵地上硝烟弥漫。

担架员王德明背着两箱手榴弹,踩着结冰的泥地往阵地上赶,这个山东汉子参军四年,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斗,身上留着好几处伤疤。

原本上级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没让他入朝,是他自己软磨硬泡才当上担架员的,他总说:"组织让干啥就干啥,人民需要啥就干好啥。"

江水湍急的汉滩江横在阵地后方,美军为了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不仅炸毁了江上仅有的两座简易桥,还用炮火在两岸和江心织成三道封锁网。

王德明把裤腿卷到大腿根,扑通跳进漂着冰碴的江水里,这已经是他四天里第十八次渡江了,棉裤冻成了冰铠甲,腿脚早就冻得没知觉。

他咬着牙把弹药箱顶在头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过去,阵地上的弹药库眼见着又满了起来,整整三十六箱手榴弹都是他这样扛过来的。

这天他刚把两箱手榴弹搁在战壕里,突然发现不对劲,阵地上十五个战士像没头苍蝇似的乱转,有人蹲在墙角发抖,有人抱着枪发呆。

一问才知道,连长、排长、班长全牺牲了,连个带头的都没剩下,远处美军的钢盔在太阳底下反着光,眼瞅着又要冲上来。

王德明把冻红的手往棉衣上蹭了蹭,扯着嗓子喊:"都别慌!我是老党员,打过淮海战役!现在听我指挥!"

他把剩下的战士分成三组,每组五人,呈半环形守住阵地。"都听好了!"他挨个拍战士的肩膀,"子弹金贵,等敌人冲到二十步内再甩手榴弹!"

第一波美军嚎叫着冲来时,战士们憋着气没动,等看清了敌人胡子拉碴的脸,十五颗手榴弹齐刷刷飞出去,炸得黄土裹着雪花冲上天,敌人连滚带爬退下去,雪地里留下七八具尸体。

趁着空当,王德明带着大伙爬出战壕捡弹药,刚把最后两挺机枪拖回来,美军又发起冲锋,这回他们学乖了,趴在地上匍匐前进。

王德明蹲在战壕里数着步子,突然吼了声:"扔!"

手榴弹像下饺子似的砸进敌群,硝烟还没散,美军指挥官挥着手枪逼士兵往上冲,眼瞅着就要跳进战壕。

"拼刺刀!"王德明咔嚓一声把刺刀卡上枪管,第一个跃出战壕,他盯准那个穿呢子大衣的指挥官,挺着刺刀直冲过去。

雪亮的刀尖捅进对方胸口时,温热的血喷了他满脸,战士们跟着排长冲出战壕,喊杀声震得树梢的积雪簌簌往下掉。

就在刺刀见红的当口,增援部队终于冲上高地,阵地上横七竖八躺着三十多个美军尸体,光王德明一人就捅倒了七个。

这场恶战后,王德明被火线提拔为副排长,后来志愿军总部给他记了特等功,颁发了"一级战斗英雄"奖章。

可谁都没想到,五年后这个战斗英雄把军装叠得整整齐齐交还给部队,朝鲜战场留下的神经性头痛日夜折磨着他,他不想给组织添负担,带着媳妇回到山东诸城老家种地。

村里人只知道他是个退伍兵,直到三十年后整理档案,他压在箱底的军功章才被人发现,有人问他为啥不说,老汉搓着满是老茧的手笑笑:"打仗是为老百姓,又不是为奖章。"

0 阅读:154

猜你喜欢

历史界段子手

历史界段子手

拥抱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