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是否参加中国9.3大阅兵,特朗普终于说实话了,特朗普提出中美领导人会晤的条件。 8月5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媒体CNBC采访时,再度提及中美领导人会晤的情况,此次他给出了明确条件:若能达成贸易协议,年底前将与中方见面;若无法达成协议,见面则无意义。特朗普这一表态,蕴含着诸多深意,值得深入剖析。 特朗普此番言论,无疑是其谈判的惯用手段。他潜在的意思是,中方若期望与他会面,就得尽快做出妥协,进而达成贸易协议。然而,特朗普严重忽视了关键一点,即中方具备极强的战略定力,并且在会晤需求上,中方并不像他所设想的那般迫切。对中方而言,中美两国领导人能见面对双边关系发展有益,但短期内未能会晤,也不会对大局产生实质性影响。中美关系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不会因会晤与否而发生根本性改变,中方始终从长远和战略高度看待中美关系,致力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而不是被美方的谈判策略所左右。 特朗普的发言,基本坐实了他不会前来北京出席9·3阅兵相关活动,此前中美俄三方齐聚北京的设想大概率将化为泡影。如今距离9·3已不足一个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中美要达成全面的贸易框架,从现实角度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贸易协议的达成需要经过多轮艰苦谈判、利益协调以及对复杂条款的斟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一现实情况意味着,特朗普以贸易协议为前提的会晤条件,直接导致了他无法在9月3日这个时间节点前来中国参加相关活动,使得此前外界对于三国领导人会面的期待落空。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中美具体的见面时间,大概率将以贸易协议的达成为准。从目前形势看,瑞典磋商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确定了90天的关税延长期,从8月12日延期至11月12日。基于此,中美两国领导人见面在10月底11月初的可能性最大。届时,双方可能在韩国的APEC峰会或者马来西亚的东盟峰会期间会面,也存在特朗普专程访华的可能性。这表明贸易协议的进展将直接决定中美领导人会晤的时间和形式,在贸易协议达成之前,双方的会面安排将处于不确定状态,而这种不确定性也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变数。 在中美双方见面之前,特朗普必然会将其作为谈判筹码和新闻炒作点,期间甚至可能出现不实言论。对此,中方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强求会晤,也不急于仓促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推行的对等关税严重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中方应借此机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御和对冲美国关税压力,实现对美国不确定性的“去风险化”。
8月5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媒体CNBC采访的时候,再次提到了中、美进行领导人会晤
【6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