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然下最后通牒:中方再买俄石油,就征收100%关税。话音未落,中国不到24小

栗頿聊 2025-08-06 14:18:21

美国突然下最后通牒:中方再买俄石油,就征收100%关税。话音未落,中国不到24小时就“反将两军”。一边照常进口俄油不手软,一边外交强硬回击,美方算盘打空了。贸易战火苗刚冒头,中方就用实际动作泼了一大盆冷水。   美国这步棋看似是冲着俄油而来,实则打的是一石多鸟的主意。既想掐住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又想趁机让美国的油气取而代之,还顺带拿中国做筹码,施压换其他方面的让步,比如高科技领域的准入、农产品采购等等。   但他们显然没算准中国的底气。能源安全对咱们来说可是头等大事,怎么可能拿来做交易?   早在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王毅外长就问过一句,要是不从俄罗斯买油,哪个国家能满足中国这么大的需求?这话其实早就把底线亮出来了。   其实,这些年中国早就把原油进口渠道铺得很开,中东、非洲、南美都有稳定的供应线,不怕哪一家出问题。而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合作,也不是简单买卖那么浅。管道、长约、投资,全是深度绑定,根本不是几句威胁就能撼动的。   就像去年对美国稀土供应做出限制,一下子让对方不少高端产业链吃紧。这次中方虽然没明说制裁,但连续几个月暂停进口美方油气,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清晰的信号。   这种安静的“反手一击”,让那些原本指望中国市场的美国能源公司措手不及。   美国这次显然低估了形势。他们以为像过去那样施压就能换来妥协,结果发现,眼下这个多极化的世界已经不再吃这一套。不只是中国没让步,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印度、巴西,也都不愿跟着起舞。   连一直被视作亲密盟友的欧洲,一边表面支持,一边私下继续买俄油,实用主义优先,嘴上说制裁,生意照常做。   他们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低估了对手的韧性和准备,也没想到全球市场的实际逻辑早已不同。对中国而言,关键资源怎么采购,从哪里采购,是战略问题,不可能拿来做交易。   单边威胁这招,以后怕是越来越不好使了。虽然这次的事暂时过去了,但中美之间的摩擦肯定还少不了,只是经此一役,美国该明白,想靠吓唬人达成目的,已经行不通了。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