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公开喊话:中国拒绝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 一场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中美谈判,只开了一天半就散了。结束后,两边的说法却很有意思。中方说达成了"两个共识",美方却说一切待定,得回去请示特朗普。这场景,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一次摊牌。 谈判桌散得比巴黎咖啡馆的早市还快,这届中美对话简直像场行为艺术。法国《世界报》那篇报道标题够损——"中国用卢布给美国上课",字里行间透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法式幽默。 俄罗斯卫星社最新数据显示,中国6月原油进口量同比暴涨12%,其中俄油占比突破19%。这些黑色黄金正通过隐秘的"幽灵船队"在公海上演着现实版《速度与激情》,气得美国财政部官员直跳脚。 特朗普团队放出的风声很有意思,据说老特在私人俱乐部摔了杯子:"我们制裁俄罗斯就是为了让中国捡便宜?"这话倒是一针见血,可惜忘了美国自己也在偷偷进口俄铝。 中石油的财报泄露天机,二季度炼油利润率同比提升8.7个百分点。那些被西方制裁压价的俄油,进了中国炼厂就变成真金白银。难怪华尔街日报酸溜溜地说:"中国人把地缘危机玩成了折扣促销。" 法国人这次罕见站队中国,倒不是突然爱上社会主义。马克龙政府正为自家道达尔集团头疼——这家能源巨头在俄天然气项目里可没少下本钱。巴黎政客们突然发现,当道德高撞上经济利益,膝盖总是先于嘴巴投降。 斯德哥尔摩会场外的花絮更有意思。美国代表团的咖啡杯印着"让美国再次伟大",中国代表的保温杯上刻着"和气生财"。两种世界观在杯具上先干了一架,这届外交官都是行为艺术家。 欧盟内部文件显示,27个成员国里有11个正在通过印度倒手买俄油。布鲁塞尔那帮官僚嘴上喊着制裁,私下却把灰色贸易玩成了行为艺术。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会说话,上半年中俄贸易额突破1100亿美元,增速比中欧贸易高出三倍。德国工商大会的报告哀叹:"我们的企业正在为政治正确支付溢价。" 这场能源暗战最讽刺的莫过于,当G7忙着给俄油设置价格上限时,国际油价却稳稳站在85美元上方。经济学人那篇《制裁的悖论》说得透彻:"当你试图掐断供应链时,最好先确保自己不是链子上最脆弱的一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王毅部长正式回应,让中国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建议。如果中国不购买俄罗斯的石油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