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年轻的女子为什么都愿意支持丈夫去前线?其实并不是她们多爱国,只是因为俄罗斯给阵亡士兵的补偿高达千万! 俄罗斯士兵阵亡补偿能到1242万卢布,入伍就给130万起,这数儿搁谁不心动? 要知道,这相当于普通家庭十几年的收入,够还房贷、养娃好一阵子了。 俄罗斯这几年日子不好过,西方制裁加上打仗,卢布跌得厉害。 老百姓收入本就不高,这下更缩水,好多人找不着正经活儿干。 政府虽调了经济方向,可好处落不到每个人头上,大家都急着挣钱。 征兵政策就瞅准了这点,士兵月薪最低20.4万卢布,还不用上税。 表现好另有奖励,比干普通活儿强多了,哪怕危险也有人愿试。 这政策在欠发达地区更吃香,比如西伯利亚、车里雅宾斯克这些地方。 当地工厂老裁员,失业率高,挣点钱太难,生活成本还一个劲涨。 家里要还房贷、供孩子上学,130万入伍奖金能解燃眉之急。 1242万的阵亡补偿,甚至能让后代日子翻身,谁能不动心? 可这选择背后全是煎熬,战场死亡率高,谁也说不准能不能活着回。 就算活着回来,退伍后找活儿也难,落下伤残更是一辈子的事。 要是没回来,钱再多,家里也少了个顶梁柱,心里的空儿填不上。 这政策看着美,实操起来问题不少,钱能不能按时到就没准儿。 2025年国防开支占了GDP的6.3%,这么花下去怕是难长久。 有的家庭说,领补偿要一堆证明,拖拖拉拉,让人心里没底。 打了这么久,后遗症慢慢显出来了,退伍兵看病、找活儿成难题。 家里没了男人的,拿着钱也笑不出来,夜里想起来就掉眼泪。 社会上对参军的看法也在变,年轻人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了。 大家开始念叨战场的真事儿,支持归支持,心里的掂量多了。 这事儿让人想起叙利亚内战时,那边也靠高额补偿招兵。 叙政府说参军免房贷,阵亡给地,穷地方的青年也涌着去。 说白了,都是穷闹的,谁不想平平安安过日子,可实在没辙啊。 俄罗斯人常说自己是战斗民族,可真到了家破人亡,谁也扛不住。 历史上打仗,俄罗斯女性也没闲着,可现在这情况不一样。 那会儿是保家卫国,现在更多是为了活下去,性质差远了。 政府把参军说成荣誉,不支持就可能被说不爱国,这压力谁顶得住? 有的妻子不想让丈夫去,可不敢说,怕被孤立,甚至吃官司。 说白了,这哪是支持,更多是没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赌一把。 军队里还有些特殊单位,比如所谓的“惩罚营”,待遇更高。 有人因为犯错被调过去,家属明知危险,也盼着能多挣点。 这哪是当兵,更像拿命换钱,想想都让人心里发堵。 2024年,俄罗斯花在伤亡士兵身上的钱占了预算的6%。 这钱要是用在民生上,是不是就不用这么多人拿命去赌了? 可现实就是这样,战争拖得越久,日子越难,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受伤的士兵更惨,2024年新规,最高补偿才300万,还不够治伤的。 这政策明摆着告诉人,死了比伤了“值钱”,多寒心啊。 年轻妻子们夜里睡不着,不是怕战争,是怕明天过不下去。 丈夫走了,家里里里外外都得自己扛,孩子哭着要爸爸咋办? 可转念一想,没钱连饭都吃不上,孩子上学都成问题,更难。 这种两难,没经历过的人根本体会不到,只能叹口气。 俄罗斯经济靠着能源和卖武器,2023年GDP涨了3.6%。 可这增长跟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该穷还是穷,该难还是难。 武器卖得再多,不如多建几个工厂,让大家有活儿干,有钱挣。 年轻女子们的选择,说白了就是求生,跟爱不爱国真没太大关系。 谁不想丈夫守在身边,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可现实不允许啊。 战争这张网,把每个人都裹在里面,谁也逃不掉,只能受着。 希望这仗早点结束,让每个人都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不用再赌。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俄罗斯年轻的女子为什么都愿意支持丈夫去前线?其实并不是她们多爱国,只是因为俄罗斯
墨魂
2025-08-07 19:58:44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