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石破茂逼到取消8·15战败日书面声明,这就是日本的滔天民意。同时,这就完美展现了什么叫有人想踩刹车,但是刹车早被之前人掰断了的绝望。很多人拿德国类比日本,认为日本如果投降也会像德国一样在政治上受制。实际上因为东南亚的政治生态跟欧洲民选政治不一样。所以真投降反倒不会怎么样。不投降的核心原因还是日本人认为不是自己输了。 冷战结束以后,日本一直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只要紧紧跟着美国走,哪天美国真的在亚洲彻底压住了中国,日本就能抓住机会,把战后那些心里的结全部解开,甚至能把之前没实现的愿望都实现了。 这就是靠外力帮自己翻身,表面上该低调就低调,但骨子里一直没停下“国家正常化”的努力,就像这些年,日本政客们今天去靖国神社拜一拜,明天修改下教科书里的战争描述,后天又把防卫预算提一提,全是小动作不断,可他们没想过,这种偷偷摸摸的心思,早就在国内养出了一批不认账的民意。 石破茂取消8·15战败日书面声明这事儿,看着是他个人的决定,实际上是被国内那股子歪风逼得没辙了。 要知道,以前哪怕再右翼的政客,多少还会在这天说几句“反思战争”的场面话,可现在连这层窗户纸都懒得糊了,去年日本NHK做过民调,超过六成的年轻人说“不了解太平洋战争的细节”,还有三成觉得“日本也是受害者”,这种历史认知的扭曲,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几十年政客们有意无意引导的结果。 有人总拿德国比日本,说都是二战战败国,为啥德国就能老老实实认错,可别忘了,欧洲战后是美苏直接驻军,东西德分裂时两边都得靠意识形态吃饭,认错成了政治正确。 但东南亚不一样,战后那些国家忙着自己独立建国,哪有精力盯着日本清算?加上美国为了冷战需要,早早给日本松了绑,连战犯都能摇身一变成政客,这刹车早就被掰得只剩个空壳子了。 日本这股子“不认输”的劲儿,从根儿上就没断过,他们总觉得当年是被原子弹炸服的,是被美苏联手逼到投降的,不是自己在战场上真输了,就像现在靖国神社里还供奉着甲级战犯,每年都有内阁成员去参拜,美其名曰纪念为国捐躯者。 这种把侵略说成为国奋斗的逻辑,在日本国内居然还有不少人买账,去年日本防卫省公布的数据,军费已经连续11年上涨,突破了GDP的1%,创下战后新高,可支持增加军费的民众竟然超过了半数。 说到底,日本现在就卡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想当正常国家,却不愿为过去的错误付出代价;想摆脱美国控制,又不敢真跟美国翻脸;想在亚洲抬头,却忘了周边国家都记得当年的伤痛。石破茂取消声明,不过是这种矛盾心态的一次爆发。 其实看看历史就明白,一个国家要是不敢正视自己的过去,再怎么折腾也成不了真正的强者,德国能在欧洲立足,不是因为经济多厉害,而是因为它敢直面历史,赢得了尊重。 日本要是总抱着“没输”的幻想,靠着歪曲历史攒起来的所谓“民意”往前走,迟早得摔个大跟头,毕竟历史这面镜子,可不是靠嘴硬就能擦干净的。
全网呼叫杨兰兰!!!感谢杨兰兰让澳大利亚人民知道中国人有钱。近日,澳大利亚悉
【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