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出尔反尔,最新公布官方文件赫然显示,其计划对日本商品征收的新关税税率,竟大幅高于此前美日双方达成的协议内容。 这一突如其来的“加码”,被共同社等媒体直指为“必然将对已承受压力的日本经济造成更严重的打击”,瞬间引发日本国内强烈震动与不安。 要知道,日本每年往美国运过去420万辆汽车,相当于占其汽车总出口量的43%。 这些车带着2.5%的关税时还能靠着省油优势抢市场,现在关税猛地飙到10%,一辆2.5万美元的丰田凯美瑞瞬间贵了2500美元,比加了一整年的油钱还多。 丰田北美工厂的库存已经堆到60天销量,比正常水平多出15天,经销商开始偷偷给折扣,利润薄得像和果子里的糖霜。 零件出口就更糟糕了,日本汽车零件对美年出口额187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28%,现在加税后,美国车企转头去买墨西哥产的零件,成本能省12%。 这波操作,等于美国把日本零件商的饭碗往别人手里塞。 但电子行业的日子更没好过。日本半导体设备占全球市场份额15%,东京电子对美年销售额42亿美元,本来靠着2%的低关税稳稳当当,现在关税提到7.5%。 这么一来,一台售价300万美元的光刻机突然贵出22.5万美元,客户宁愿多等三个月也要买荷兰ASML的设备。 不仅如此,索尼的图像传感器对美的出口占营收21%,加税后只能把部分产能转到马来西亚工厂,结果那边的工人熟练度差15%,良品率掉了3个百分点,等于每生产100个芯片就多浪费3个,心疼得财务部门直挠头。 精密机械这种“日本名片”也扛不住。发那科的工业机器人对美年销量1.2万台,占其全球销量23%,关税从3%提到9%后,每台机器人成本涨了2.7万美元,美国工厂开始试用中国产机器人。 虽然精度差0.02毫米,但价格便宜30%,发那科的美国展厅最近冷清得能听见空调声。 还有尼康的光刻机,本来在中低端市场能和上海微电子掰手腕,现在加税后价格优势全无,二季度对美订单直接少了40%。 如今,日本经济本就像走在薄冰上,2024年GDP增速才1.2%,出口贡献率占了0.8个百分点,现在这一折腾,经济学家测算全年增速可能掉到0.7%,比老太太上台阶还慢。 日元对美元汇率已经贬到152:1,进口能源成本涨了23%,老百姓拿着贬值的日元买更贵的进口货,超市里的味噌汤料都涨了8%,现在出口又被捅一刀,等于家里既少了进项,日常开销还涨了价,能不焦虑吗? 这件事情,其实讽刺的是美日之前签的贸易协定。 2020年那份协议里,美国承诺对日本汽车及零件维持低关税,当时菅义伟政府还大张旗鼓宣传“史上最好协议”,结果现在说变就变,就像健身房突然宣布之前办的年卡要多交50%手续费。 企业的反应已经写在财报上了。丰田二季度净利润同比降了18%,本田砍掉了俄亥俄州工厂的第三班,索尼把美国研发中心的预算砍了12%。 股市更直接,日经225指数在关税消息出来当天跌了2.3%,汽车板块重挫4.7%,就像被人突然抽走了桌布,碗碟碎了一地。
那个在福克斯新闻上挥舞手臂、叫嚣着“对中国征收600%关税”的章家敦,恐怕没想到
【1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