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在南京城内肆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有数千人被迫求助栖霞寺,虽然明

熹然说历史 2025-08-08 22:16:23

1938年,日军在南京城内肆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有数千人被迫求助栖霞寺,虽然明知道数千人的口粮是大问题,日本人也不会放过他们,可寂然法师还是开了门。 1937年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攻占了上海,向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发起了进攻,到12月9日南京被攻破,自此日本人在南京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城内到处都是尸横遍野的惨状,幸存的百姓四处逃窜,寻找能够容身的地方。 寂然法师(1900—1939),如东栟茶人,曾任南京栖霞寺监院。这个出生在江苏东台的僧人,原本过着平静的修行生活。1909年他在镇江宝华山受戒,后来到南京栖霞寺担任知客,1935年升任监院。谁也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和尚,会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南京沦陷后,大批难民逃到栖霞山一带。他们有的是普通市民,有的是脱下军装的士兵,还有妇女儿童。这些人惊恐万状,眼中满含绝望。寂然法师站在寺门前,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关门自保,还是开门救人? 开门意味着什么?首先是吃饭问题。栖霞寺平时就几十个僧人,哪有那么多粮食养活数千人?其次是安全问题。日军肯定不会坐视这么多中国人聚集在一起,迟早会找上门来。可寂然法师没有犹豫太久,他下令打开寺门。 寂然法师以民族大义为先,毅然破戒,打开寺门,在寺内设立佛教难民收容所,接纳2.4万南京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难民,长达4个月之久。说是破戒,是因为佛门有规矩,女性不能在寺院过夜。但这个时候,什么规矩都比不上救人要紧。 难民一批批涌进栖霞寺,很快就人满为患。大雄宝殿、客堂、禅房,甚至连厨房都住满了人。寂然法师组织僧人在空地上搭建临时住所,用木板、稻草给大家遮风挡雨。最困难的是吃饭问题,寺里那点存粮根本不够。寂然法师毫不犹豫地变卖了寺中的珍贵法器,把多年来信众供奉的金银财物都拿去换粮食。 在这些难民中,还有抗日将领廖耀湘。这可是个烫手山芋,日军正在到处搜捕中国军官。藏着他,等于是在寺院里埋了颗定时炸弹。但寂然法师还是收留了他,安排他住在寺院深处的禅房里。 果然,日军很快就盯上了栖霞寺。一队日本兵冲进寺院,用刺刀威逼难民,翻箱倒柜地寻找中国军人。寂然法师用流利的日语与他们交涉,坚称寺中只有普通难民。日军不相信,开始对他进行酷刑逼供。 那是个严冬的夜晚,日本兵把寂然法师的衣服全部扒光,强行按进冰冷的池水里。刺骨的寒水让他浑身颤抖,但他始终闭口不言,没有透露廖耀湘的一点信息。日军见逼供无效,当着所有难民的面枪杀了一个无辜的老人,威胁说三天内不交人就屠杀全寺。 寂然法师没有被吓倒,他连夜写了抗议书,书写《以人类的名义致所有与此有关的人》抗议书,通过丹麦工程师辛德贝格转交给约翰?拉贝先生,并翻译成英语递交日本大使。同时,他开始策划送走廖耀湘。 那天晚上,寂然法师让廖耀湘换上难民的破衣服,混在队伍里走出寺门。他以为一位老僧做法事为借口,带着这队”孝眷”摸黑赶到江边,成功把廖耀湘送上了船。廖耀湘临走前要给他五根金条作为酬谢,被寂然法师严词拒绝了。 廖耀湘走后,日军恼羞成怒,派重兵包围了栖霞寺,准备血洗全寺。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寂然法师凭着过人的智慧,一次次化解危机。一个日本兵喝醉了,闯进来要花姑娘,对着楼上放枪,子弹穿过楼板,打死了躲在那里的小孩。群众打死了日本兵,这下祸闯大了。这2万多人就要被全部殉葬,寂然法师带着精通日语的月基,到日军司令部交涉,说这个兵是摔死的,他用智慧圆了这个谎,保住了2万多人的性命。 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3月,共营救了27000多名幸存难民。整整四个月,寂然法师不仅要应付日军的威胁,还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吃住问题。他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各项事务,维持寺院秩序。 1938年春天,南京的局势逐渐稳定,难民们陆续离开栖霞寺。许多人临走时跪在寂然法师面前磕头致谢,眼中含着泪水。但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已经严重损害了寂然法师的身体。寂然法师终因积劳成疾,两年后圆寂,享年四十一岁。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像《辛德勒的名单》,但寂然法师救的人比辛德勒多得多。商人辛德勒救护了几百位犹太人,于是名垂青史;南京栖霞寺的寂然法师营救了2.4万名难民,坚持了4个月,事迹却只能依靠老僧的口口相传才能保存下来。 如今的栖霞寺里立着一尊铜像,纪念这位普通而伟大的僧人。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慈悲,什么叫勇气。在那个最黑暗的时代,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才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一个普通的僧人,一个艰难的抉择,拯救了两万多条生命。寂然法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平凡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今天我们缅怀他,不仅是为了纪念历史,更是为了传承那份悲悯与勇气。你觉得在那样的环境下,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0 阅读:61

评论列表

8538383

8538383

2
2025-08-08 22:41

[赞][赞][赞]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