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平替们狂涨价,正在偷偷抛弃“中产” 2025年,国产户外品牌加速拥抱资本市

静萱儿 2025-08-09 08:07:49

始祖鸟平替们狂涨价,正在偷偷抛弃“中产” 2025年,国产户外品牌加速拥抱资本市场:伯希和冲刺IPO前获腾讯注资3亿元(持股10.7%);松野湃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UPPERVOID等品牌相继获得资本加持。资本涌入后,品牌集体开启高端化转型——伯希和均价一年上涨38.59%至500元,凯乐石主力冲锋衣价格从1700元飙升至2800元,涨幅64%,高端羽绒服定价超1.3万元,甚至高于始祖鸟同类产品。 涨价背后,技术投入却严重滞后。伯希和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仅1.78%(2022年为3.58%),专利中发明专利仅4项;同期广告推广支出高达3.59亿元,占营收20.33%。对比国际品牌,始祖鸟凭借GORE-TEX面料和压胶工艺构建技术壁垒,而国产品牌的高端系列如伯希和巅峰帐篷(售价2.5万元)销量惨淡,电商平台仅售出23件。 价格暴涨导致用户群体分化:一线城市户外爱好者愿为凯乐石专业性能买单(MT5登山鞋1700元仍有超4000人加购),但大众消费者被迫退场。调研显示,超60%用户冲锋衣预算不足900元,00后群体近70%只愿购买600元以内产品。户外领队观察发现,新手如今只能在始祖鸟与迪卡侬基础款间二选一,国产“平替”正从市场消失。 资本对高毛利的追逐催生了“伪高端”困局:伯希和经典系列仍贡献82.7%营收,高端线长期打折仍无人问津。反观成功案例,凯乐石通过精简SKU、赞助UTMB赛事和进驻高端商圈,将毛利率拉升至行业前列,但破圈仍面临挑战——小红书浏览量仅1.6亿,远低于始祖鸟的13.3亿。 当“平替”标签被资本撕下,国产户外品牌的高端化不应只是价格标签的更换,更需补齐技术短板、构建真实品牌价值。否则,“抛弃穷鬼”的代价,终将是失去攀登的根基。

0 阅读:0
静萱儿

静萱儿

不愿面对现实的奶茶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