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驻中国东北关东军陆军野战医院院长挥着军刀,用刀尖顶在护士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8-09 11:30:43

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驻中国东北关东军陆军野战医院院长挥着军刀,用刀尖顶在护士伊藤郁子胸前,逼迫她跳入牡丹江,无奈之下的伊藤郁子,面对湍的滔滔江水纵身跳入!   1945年8月15日,牡丹江第一陆军医院护士伊藤郁子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时,正在病房里给伤员换药。20岁的她来自岩手县农家,两年前被征召到中国东北。

撤退命令下达后,医院陷入混乱。伊藤郁子跟随溃散的日军和侨民向松花江方向逃亡,途中与大部队失散。饥饿难耐的她靠挖野菜和捡拾遗弃的食物维生,还用破玻璃片剪短头发伪装身份。

九月初,体力不支的伊藤郁子,在牡丹江市郊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医疗队,队长发现她的护士技能后,决定让她留在野战医院工作。

在牡丹江野战医院的三个月里,O型血的伊藤郁子多次参与抢救,其中一次连续四天为重伤员输血。

1946年春天,医疗队卫生员宗序定开始教伊藤郁子中文。两人在朝夕相处中产生感情,1948年结婚。宗序定是江苏如皋人,战争结束后准备返乡。

1954年,夫妇二人回到如皋县,伊藤郁子进入县人民医院外科工作。她很快掌握了当地方言,病人们都叫她"小伊护士"。

1959年到1961年期间,医院物资紧缺,伊藤郁子经常把自己的饭菜分给病人,还想办法给营养不良的患者炖鱼汤补身体。同事们看在眼里,对这个日本同事格外照顾。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厚生省通过红十字会联系到伊藤郁子,表示可以安排她回国定居,并承诺提供住房和生活补贴。伊藤郁子考虑了三个月,最终回信拒绝。

这个选择在中国度过大半生的日本女性,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第二故乡"。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而她的选择至今仍让人深思。

0 阅读:65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