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浙江湖州,一女子遭遇到电信诈骗,眼看148万积蓄要被骗子转走,不料,就因她平日的一个习惯,成功保住了这些钱!网友:只要你不够贪 你就不会被骗了! “这个教训也是让不少网友表示学会了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高女士(化名)平时有点儿喜欢刷短视频,尤其是在晚上下班后,拿起手机就会滑动几分钟,看看一些轻松的搞笑视频,或者关注一些美食和旅行博主,放松自己。 她特别喜欢看一些做饭教程,虽然自己平时做饭不多,但看着别人做出各种美食,也会让她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 除了短视频,高女士还开始接触网购,尤其是疫情那段时间,很多生活必需品都无法出门买,她才慢慢习惯了在网上购物。 虽然她购买的东西不多,但每次都会比较几个平台,挑选性价比高的商品。 比如她最近想换个新的电饭煲,就先看了好几款,了解各个品牌的评价,最后选了一款性价比高的,既实用又不贵。 她在网购时,总是以“能省则省”的心态,买一些确实需要的物品,而不是随便购买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不过,她有个习惯,就是每次买东西前都会三思而后行。 她常常自己对比价格,甚至去实体店走一圈,确认在线上买是不是更便宜。 她也从来不追求潮流,喜欢那些经典、耐用的款式,不会被一时的促销或者广告吸引。 她经常提醒自己,“用得着的买,不用的就放一放”,生活中很少做无谓的消费。 那天,高女士突然收到了一个陌生短信,内容写着:“快递包裹派送失败,因联系不上收件人,麻烦回电商议重新安排时间。”她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多想,想了想反正快递经常会出现一些状况,于是便拨打了短信中的电话号码。 电话一接通,接线员并没有提到快递的事情,而是直接告诉她:“您好,女士,我是某平台的客服。系统显示,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开通了我们平台的会员服务,月费是800元。如果不及时取消,每个月将会继续扣款,一年就是9600元。” 高女士一听,立刻愣住了,心想自己根本没有开通过什么会员服务。正当她有些疑惑时,电话那头的客服语气温和,安抚道:“女士,别担心,我们可以帮您取消会员服务,马上就好,不需要您做任何额外的操作。” 听到这里,高女士有些松了口气,觉得这个客服真是太热心了,甚至感到有些依赖。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陷入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骗子巧妙地利用了她的信任,开始一步步引导她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接着,骗子通过电话指导她打开了一个陌生的链接,诱使她下载了一个看起来像是官方工具的应用。高女士对这个软件并没有产生怀疑,觉得只要对方说可以帮忙取消,应该没问题。 一旦软件安装完成,高女士的手机屏幕开始出现异常。无论她怎么点击,手机页面似乎总是在自动跳转,无法正常操作。就在她慌张之际,骗子悄无声息地远程控制了她的手机。她眼看着自己的银行APP被打开,转账页面迅速出现,骗子开始试图转走她账户里的钱。 高女士还没来得及反应,突然收到了来自银行的短信,显示账户被扣了600多元。 一瞬间,高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但为时已晚。她试图联系银行和客服,却发现手机屏幕依然被控制,所有的操作都变得无效。 这时,她才彻底明白,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中了骗子的圈套。 两道意想不到的防线却同时启动了。 当地警方的反诈系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起异常的交易行为,立刻启动了紧急响应机制。 通过快速的侦查,警方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冻结了高女士的银行卡,防止了更多资金的流失。 这场价值148万的骗局并没有得逞,背后的关键因素,竟然源自高女士自己一个看似平凡的习惯。 这个习惯并不是她刻意为了防范诈骗而培养的,而是出于生活中的一种简单理性。 高女士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将自己的积蓄分散存放在多张银行卡上,避免把所有的钱集中在一张卡里。 每张卡的余额大小都不同,有的卡上存有几千元,有的则只有几百元。 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方便日常使用,并且避免一旦丢失卡片或出现问题时,所有的钱都受影响。 而在这次紧急的转账过程中,骗子迅速控制了她的手机,并试图通过转账盗取账户中的所有资金。 由于骗子并没有特别留意每张卡的具体金额,随手选择了一张余额较低的卡进行操作。 这张卡上只剩下不到千元的存款——正好是她用来支付日常小额支出的卡。 尽管骗子在转账操作中全力以赴,但却没能一举拿到高女士账户中的巨额资金。 高女士这个无意识的“分散储蓄”习惯,正好为她的财产建立了一道“防线”,虽然这道防线并非有意设计,但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保护作用。 这个简单的生活习惯,成为了她在这场紧张且快速的反诈骗行动中,成功保住巨额财产的最大助力。 网友也表示这是真学到东西了啊.... 来源:潮新闻
难道骗子像病毒一样,不断地升级换代?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