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深夜,北魏胡太后走进皇帝寝宫:"我是你亲妈,你竟联合外人来杀我?"说罢,竟端起鸩酒走向亲儿子,完成绝地反杀…… 深夜的宫廷,风声透过廊柱,像在低低地哀鸣。殿中灯火昏黄,胡太后独自走向皇帝寝宫。她的脚步极轻,却带着压不住的寒意。门内,年仅二十出头的孝明帝已经等候多时,神色间掩不住的紧张与疑虑。 这并不是一次寻常的母子相见。过去数月,宫廷里暗潮涌动。胡太后垂帘多年,掌控朝局,而孝明帝已到亲政年纪,心思渐渐转向摆脱母后掣肘。外廷有重臣劝他尽快削弱太后权力,甚至有人暗暗献上除去太后的计策。胡太后早有察觉,表面依旧温和如常,暗中却派心腹探得关键一环——这场母子之间的斗争,已经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胡太后本是宣武帝的充华,论位份不算高。可她敢赌,怀孝明帝时拒绝堕胎,生下皇子后凭这"龙种"一步步往上爬。宣武帝驾崩,孝明帝才六岁,她以太后身份临朝,把朝政牢牢攥在手里。史书说她"亲览万机,手笔断决",朝堂上那些老臣,没少被她治得服服帖帖。 孝明帝元诩呢,打小在母亲的影子里长大。朝堂上他是皇帝,退了朝还得听太后的训示。十五岁那年,他想亲理政事,胡太后把奏折一拦:"你年纪还轻,朝政有我呢。"这一拖,又是五年。他宫里的近侍,稍不如意就被太后借故打发,连他想立个喜欢的妃子做皇后,都被胡太后否了。 此刻殿内,烛火映着孝明帝发白的脸。 他看着母亲手里那杯酒,杯沿闪着冷光,喉结动了动:"母后,儿臣没有......" "没有?"胡太后笑了,笑声里裹着冰碴子,"崔光那老东西劝你'清君侧',元叉让你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这些事,当我真不知道?"她往前挪了半步,酒液晃出些微,"我是你妈,生你养你,把你扶上皇位。现在你翅膀硬了,要联合外人来杀我了?" 孝明帝往后缩了缩,撞到龙椅扶手,发出闷响。 "儿臣只是想......想亲政......"他声音发颤,"母后掌权太久,外臣都在说......" "说我什么?"胡太后眼神陡然厉起来,"说我秽乱宫闱?说我重用外戚?还是说,我这个太后,碍着你当'圣君'了?"她把酒杯往孝明帝面前一递,"元诩,你记着,这天下是拓跋家的,也是我把你捧上去的。你想动我,得先问问这杯酒答应不答应。" 孝明帝看着那杯酒,又看看母亲眼里的决绝。他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把他抱在膝头,给他讲《孝经》,说"父子之道,天性也"。那时候母亲的手是暖的,不像现在,指尖碰着杯壁,凉得像冰。 "母后......"他还想再说什么。 胡太后已经不耐烦了,猛地捏住他的下巴,将酒往他嘴里灌。 孝明帝挣扎着,酒液呛进气管,他咳得撕心裂肺,眼泪混着酒水往下淌。不过片刻,他身子一软,从龙椅上滑下去,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殿顶的梁木,没了声息。 胡太后松开手,看着倒在地上的儿子,脸上没什么表情。她弯腰,用帕子擦了擦手上的酒渍,帕子染红了,像浸了血。 "来人。"她朝外喊,声音平稳得像没事人。 内侍推门进来,见地上的皇帝,吓得腿一软跪了下去。 "皇帝暴病薨了。"胡太后淡淡道,"传我旨意,立皇女为帝。" 她竟把孝明帝刚出生的女儿抱出来,谎称皇子,先稳住局面。可纸包不住火,没几天真相败露,朝野哗然。北边的尔朱荣本来就对胡太后不满,借着"为孝明帝报仇"的名义,带着大军南下。 胡太后慌了,把皇宫里的珍宝搜罗起来,想讨好尔朱荣,被人家一脚踹开。 永安元年四月,尔朱荣把胡太后和她立的幼主扔进黄河。那天天阴得厉害,黄河水卷着泥沙,把这对"母子"吞得干干净净。 这场母子相残的闹剧,最终拖垮了北魏。尔朱荣随后发动河阴之变,杀了两千多宗室大臣,北魏的根基彻底烂了。没过几年,分裂成东魏和西魏,拓跋家的天下,算是走到头了。 有人说胡太后狠,杀亲生儿子。可回头看看,那皇权场里,哪有什么母子亲情?她不杀孝明帝,孝明帝掌权后,她未必有好下场。只是她忘了,把儿子逼到绝路,自己也终究落得个沉河的结局。 权力这东西,有时候像杯鸩酒,看着诱人,喝下去,谁都活不成。 信息来源:据《魏书·宣武灵皇后胡氏传》《资治通鉴·梁纪》等记载整理
一日深夜,北魏胡太后走进皇帝寝宫:"我是你亲妈,你竟联合外人来杀我?"说罢,竟端
勇敢小妹
2025-08-09 17:37:06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