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因堂嫂诬告,教师徐计彬背负15年的强奸犯罪名,最后洗脱罪名却只到了10万元的赔偿。 一次血型鉴定的错误,让河北教师徐计彬从受人尊敬的园丁变成人人唾弃的罪犯。15年冤屈背后,竟是堂嫂因盖房纠纷的恶意诬告。当真相大白时,这个男人已经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15年。 徐计彬,河北曲周县河南疃第二疃中心小学民办教师。1983年高中毕业后,他选择扎根农村教育,凭借出色的教学成绩和敬业精神,很快在当地小有名气。1989年,他开始兼任乡总校团委书记,1990年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并被评为县模范教师。按照当时的发展轨迹,徐计彬很可能会顺利转为公办教师,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1990年底,徐计彬隔壁家发生一起入室强奸案,女户主尚某被人强奸。这起案件彻底改变了徐计彬的人生轨迹。尚某的丈夫徐长恩是徐计彬的堂兄,而案发后,尚某直接指认徐计彬就是施暴者。 案发现场的被褥上留有精斑,法医鉴定结果显示,现场精斑化验血型为B型。警方对徐计彬进行了抽血化验,法医物证检验报告认定现场所留精斑和徐计彬血型同为”B”型。就这样,仅凭血型”吻合”和受害人指认,1991年4月30日,徐计彬因涉嫌入室强奸被逮捕。 1991年9月11日,曲周县人民法院以徐计彬血型与精斑血型同为”B”型以及被害人和其女儿的证言为主要证据,判处徐计彬有期徒刑8年。徐计彬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邯郸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上诉后,维持原判。 入狱期间,由于悲愤过度,徐计彬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患上肺炎后申请保外就医。但出狱后的生活比监狱还要痛苦。昔日受人尊敬的教师现在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强奸犯”,村民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连浇地用水都被邻居拦截。妻子也因为丈夫的”罪名”受尽嘲讽,但她始终相信丈夫的人品,不离不弃地支持着他。 为了证明清白,徐计彬开始了漫长的申诉之路。出狱后徐计彬多次要求重审此案,但都被以证据不足驳回。多年来,他四处奔波,收集证据,但每次申诉都石沉大海。 转机出现在2005年。河北省公检法联合大接访,徐计彬借此机会又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在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延兵的建议下,徐计彬到多家医院重新鉴定了血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徐计彬的血型为”O”型。 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了案件的基础。徐计彬到市医院验血时,发现自己的血型是O型明确误。他随即申请法院重审此案。邯郸中院依法接受了徐计彬的再审请求,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认为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决定撤销原判决,发回曲周县人民法院重审。 2006年7月28日,曲周县人民法院宣告徐计彬无罪。此时距离同一法院判他有罪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从26岁的青年到41岁的中年,徐计彬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 平反后,徐计彬立即申请国家赔偿。2006年8月徐计彬提出143万余元的国家赔偿,其中精神抚慰金100万元。然而,最终获赔10万元。这个数字让人唏嘘,平均每年的冤屈只值6000多元。 后来,徐计彬才得知,原来是因当初盖房子与堂嫂家产生了矛盾,才被对方诬陷。真相让人愤怒又无奈,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竟然毁掉了一个人15年的青春。 无罪改判后,有关部门恢复了其教师身份。重新站在讲台上的徐计彬已经两鬓斑白,但他依然选择了宽恕,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徐计彬案暴露了当时司法实践中的严重问题:仅凭血型”吻合”就定罪,证据链过于薄弱;被告人要求重新鉴定的合理请求被长期忽视;申诉渠道不畅通。这起冤案的纠正虽然迟到了15年,但也推动了司法制度的反思和完善。 15年冤屈换来10万赔偿,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家庭的破碎和一个人青春的消逝。徐计彬的遭遇让我们思考: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司法公正的天平该如何保持平衡?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1990年,因堂嫂诬告,教师徐计彬背负15年的强奸犯罪名,最后洗脱罪名却只到了1
熹然说历史
2025-08-09 19:20:23
0
阅读:55
独一VS无二
堂兄一家没任何惩罚?这是什么法律?
Moneygod
没有血性的傻逼,不值得同情与可怜。低头做憋气王八只愿活着,那就苟且偷生吧。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