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史上,“低估值”始终是穿越市场迷雾的黄金法则,而约翰·邓普顿的传奇故事,正是这一法则最生动的注脚。 1939年的美国,正笼罩在大萧条的阴霾之下。股市哀鸿遍野,投资者信心崩塌,无数公司的股价跌至历史谷底。就在这样的至暗时刻,年轻的邓普顿却做出了一个震惊市场的决定:他逆势扫货,一口气买入了104家股价跌破1美元的公司股票。这些公司大多是当时市场上的“弃儿”——要么业绩惨淡,要么深陷舆论漩涡,被主流投资者视为“垃圾股”,避之不及。 然而,邓普顿的眼光并未停留在短期的市场情绪上。他坚信,当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时,机会便已悄然降临。此后的5年里,他顶住市场波动的压力,坚定持有这些被低估的资产。时间最终给出了最有力的答案:在这104只股票中,100只实现了盈利,整体收益达到了本金的5倍之多。这场经典的投资战役,不仅为邓普顿奠定了“全球投资之父”的地位,更让“低估值投资”的理念深入人心。 回溯价值投资的本源,其最早的定义便与“捡便宜”息息相关。它诞生于市场极度低迷的背景下——当经济周期陷入低谷,市场流动性萎缩,恐慌情绪主导交易时,大量股票的价格会与其实质价值严重背离。有些公司即便手握扎实的净资产、稳定的现金流,股价却可能被拦腰斩断,甚至跌到净资产以下。 此时,价值投资的逻辑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低于净资产的价格买入看似“垃圾”的股票,本质上是用折扣价收购优质资产。随着市场情绪回暖、经济周期复苏,价格终将向价值回归,而那些被严重低估的资产,便会释放出惊人的盈利空间。这正是低估值的魅力所在——它不追逐市场热点,不盲从短期趋势,而是在市场最悲观的角落,发掘被遗忘的价值金矿。 在投资的世界里,恐惧与贪婪永远交替上演,而低估值策略,始终是理性投资者对抗市场波动的利器。正如邓普顿用行动证明的那样:当别人贪婪时恐惧,当别人恐惧时贪婪,在遍地便宜货的时代,坚守价值的人终将收获时间的馈赠。
在投资史上,“低估值”始终是穿越市场迷雾的黄金法则,而约翰·邓普顿的传奇故事,正
周仓与商业
2025-08-10 12:48:15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