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消息:BBC称半岛电视台“在加沙城的整个团队均已遇难”。目前已确认4人死亡。 2025年8月10日晚,加沙城希法医院附近的记者帐篷遭遇以色列国防军空袭,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一个报道团队成为直接目标。根据现场目击者和巴勒斯坦民防部门消息,袭击导致5名记者当场死亡,部分遗体因爆炸冲击支离破碎,现场惨状令人不忍直视。 这起事件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震动,BBC等媒体在报道中称“加沙城的整个团队均已遇难”,尽管后续确认死亡人数为5人,但事件的严重性并未因此减弱。 袭击发生时,半岛电视台记者阿纳斯・谢里夫正带领团队在帐篷内工作。希法医院负责人穆罕默德・阿布・萨尔米亚证实,遇难者中包括记者和摄影师,他们的工作地点距离医院仅数百米。 巴勒斯坦民防部门指出,以色列战机在空袭前对该区域进行了精准定位,袭击目标明确指向记者临时搭建的帐篷,而非周边军事设施。现场画面显示,帐篷所在区域被完全摧毁,救援人员只能通过残留的设备碎片和证件确认遇难者身份。 事件发生后,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承认袭击,但将责任归咎于遇难记者本人。声明称,阿纳斯・谢里夫是哈马斯“行动小组头目”,负责策划针对以色列平民的火箭弹袭击,并伪装成记者身份开展活动。 以军还声称在现场发现“人员名册、恐怖分子培训课程清单”等文件,作为谢里夫与哈马斯关联的证据。然而,半岛电视台迅速反驳了这一指控,援引加沙当地分析师穆罕默德・谢哈达的话指出,没有任何公开证据显示谢里夫参与过敌对行动。 遇难记者的家属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谢里夫的遗言,其中写道:“如果这些话传到你耳中,那就说明以色列已经成功杀了我,并让我噤声”,这一遗言被国际社会视为对新闻自由的强烈控诉。 这起事件并非孤立发生,而是以色列与半岛电视台长期矛盾的延续。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237名记者因以军军事行动死亡,半岛电视台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媒体之一。 2024年5月,以色列以“偏袒哈马斯”为由关停半岛电视台在以分支机构,并禁止其频道在以色列播放。此次袭击发生前,半岛电视台驻加沙团队已多次收到安全威胁,谢里夫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多次表示“生命处于危险之中”,但仍坚持在前线报道。 国际社会对袭击事件的反应迅速而强烈。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杜加里克发表声明,谴责所有针对记者的暴力行为,强调“记者应能自由工作,免受恐吓或攻击”。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呼吁立即展开独立调查,要求以色列提供袭击的详细证据。包括法国、英国、埃及在内的23个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将此次事件定性为“对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公然践踏”。 保护记者委员会(CPJ)指出,以色列的行为违反了《日内瓦公约》关于区分平民与战斗人员的原则,构成战争罪。 在法律层面,半岛电视台已启动法律程序,计划将此次事件提交国际刑事法院(ICC)。该机构曾在2023年受理半岛电视台摄影记者萨梅尔・阿布达卡遇袭案,当时法院认定以色列存在“故意袭击记者”的嫌疑。 国际法专家指出,根据《罗马规约》第八条,针对受保护平民(包括记者)的蓄意攻击属于可起诉的战争罪行,即使冲突方声称对方“伪装成平民”,也需承担严格的举证责任。目前,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办公室已表示将密切关注此次事件的调查进展。 事件背后折射出加沙地带媒体生态的全面危机。法新社记者描述,由于以色列的封锁,加沙记者面临极端饥饿和饮用水匮乏,许多人被迫在报道途中寻找食物,甚至因体力不支无法抵达新闻现场。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数据显示,加沙210万人口中,超过80%依赖国际援助生存,而以色列对援助物资的限制导致社区厨房大面积关闭,记者的基本生存权与报道权同时受到威胁。 这种双重困境使得此次袭击不仅是对新闻自由的打击,更是对加沙整体人道主义状况的一次残酷写照。 对于以色列而言,此次袭击的政治动机同样值得关注。当前,以军正试图扩大对加沙城的控制,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袭击发生前宣称“将快速结束战争”,并计划在加沙建立非哈马斯的替代政府。 分析人士指出,打击半岛电视台等国际媒体,有助于削弱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关注,为军事行动争取更大空间。然而,这种策略反而引发了更广泛的国际反弹,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明确反对以色列的军事扩张计划。 事件发生后,半岛电视台表示将继续在加沙开展报道,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切实措施保护记者安全。该台总编辑瓦达・汗法尔在声明中强调:“我们不会被恐吓噤声,加沙人民的苦难必须被世界看到”。
突发消息:BBC称半岛电视台“在加沙城的整个团队均已遇难”。目前已确认4人死亡。
天天纪闻
2025-08-11 17:17: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