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反!民众带头抵制美货,特朗普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路透社8月11日报道,从麦当劳、可口可乐到亚马逊,美国跨国公司在印度正面临抵制呼声。印度总理莫迪的支持者以及相关商业团体呼吁消费者转向本土产品,以抗议美国关税。 这场抵制运动的核心推手颇具戏剧性。莫迪总理在班加罗尔集会上发表的“自力更生”演讲,虽未提及美国之名,却着实给民族情绪添了一把旺火。 与他所属政党关联的组织更是在全国发起小型集会,通过WhatsApp传播印产香皂、牙膏替代品牌清单——讽刺的是,用来传播反美信息的工具,正是美国公司Meta旗下的应用。 企业家们顺势而上,护肤品牌创始人曼尼什·乔杜里在领英呼吁将“印度制造”打造成“全球热潮”,DriveU公司CEO拉姆·沙斯特里则直言印度需要“中国式本土科技生态”。 当商业诉求与民族主义共振,抵制便不再是街头口号,而升级为系统性产业动员。 耐人寻味的是民间反应的分裂。在勒克瑙的麦当劳内,37岁的拉杰特·古普塔一边咀嚼着麦香鸡饼,一边向记者抱怨:“关税属于外交事务,我的咖啡不应被牵涉其中。” 而特斯拉似乎无视紧张气氛,关税令发布后第五天照常在新德里开设第二家展厅,印度商务部官员与美国外交官并肩剪彩的画面登上头条。这种矛盾揭示印度社会的现实困境: 一边是民族品牌尚未全面成熟——印度IT服务巨头Infosys能征服全球客户,本土零售业却难与星巴克们抗衡; 另一边,美国品牌数十年深耕已融入日常生活,印度既是WhatsApp全球最大市场,也是多米诺披萨门店数量最多的国家。抵制口号易喊,但改变消费惯性如同让航母急转弯。 深入观察会发现,关税战只是引爆点,美印的结构性矛盾早如休眠火山。 特朗普贬低印度“经济已死”的羞辱性言论,叠加美国财长“印度非全球重要角色”的轻蔑判断,彻底激怒了这个骄傲的文明古国。 双方在贸易数据上各执一词:美国盯着458亿美元逆差不放,印度则反击美国对乳制品征收60%、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壁垒。 地缘政治博弈更让关系雪上加霜——印度45%军备购自俄罗斯,还参与金砖国家“去美元化”,触碰了美国的战略红线。 当特朗普政府幻想用关税大棒逼印度就范,却忘了这个国家曾在殖民地时期领教过真正的经济压迫,骨头里刻着反胁迫的基因。 除短期抵制美货外,新德里已向世贸组织提交了一份价值7.25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清单,锋芒直指美国的农产品与医疗设备。 这场博弈中没人真正胜利:美国消费者可能为iPhone多付50美元,印度制药业同样遭受重创。全球供应链于政治压力下扭曲变形时,最终为之买单的必然是普通民众。 新兴市场不再消极接受单边制裁,而是以“战略自主”来对抗霸权逻辑。莫迪政府一面鼓励本土消费,一面加速与英欧自贸协定谈判,在东西方间走钢丝的姿态越发娴熟。 而美国企业深陷两难:特斯拉坚持开店显露长期看好印度市场的决心,但若政治摩擦常态化,谁能保证消费者不用钱包投票? 贸易战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撞上印度人的民族尊严,引发的化学反应可能远超预期——毕竟在勒克瑙那家麦当劳里,49卢比一杯的咖啡滋味依旧,但端着纸杯的印度人眼中,已多了一丝审视的味道。 素材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官方账号 2025-08-11 22:25
印度要反!民众带头抵制美货,特朗普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路透社8月11日报道,从麦
沈言论世界
2025-08-12 16:14:36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