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根本不会打仗!”,1958年,陈赓大将进京开会,竟然看到有人大放厥词,陈赓

勇敢小妹 2025-08-12 16:44:13

“粟裕根本不会打仗!”,1958年,陈赓大将进京开会,竟然看到有人大放厥词,陈赓当即反驳:“粟裕根本不会打仗?那么中国还有谁会打仗,请他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中,粟裕大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被誉为“常胜将军”。 而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竟有人质疑“粟裕不会打仗”。 粟裕是从基层拼出来的战将。早年参加南昌起义,跟着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身上留着大大小小十几处伤疤。他不爱说话,却专打硬仗——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桥战役,他以少胜多,把国民党顽固派打得溃不成军;解放战争更不用说,孟良崮战役硬生生把张灵甫的整编74师从重兵集团里剜出来吃掉,淮海战役指挥几十万大军像拧麻花似的穿插围歼,蒋介石的精锐部队被他一点点啃光。毛主席都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陈赓呢,性子烈,敢说敢做。他是黄埔一期的学生,跟着周恩来搞过地下工作,长征时在红军里当师长,抗日时期率386旅打出神头岭伏击战,把日军打得嗷嗷叫。他和粟裕是老战友,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在中原战场,一个在华东战场,经常互通军情,最清楚对方肚子里的军事谋略。 那天会议室里,陈赓的话像炸雷一样响。 刚才还在起哄的人一下子哑了火。有人想打圆场,说“就是讨论讨论”,陈赓眼睛一瞪:“讨论?粟司令指挥的仗,哪一场不是硬碰硬打出来的?孟良崮,他带着部队拼了三天三夜,没合眼,你们谁去试试?” 他越说越激动,索性站起来,指着墙上的地图:“你们说他不会打仗,那莱芜战役,三天歼敌七万,这种速度,全军谁能比?豫东战役,他顶着国民党重兵包围,硬是虎口拔牙,这种胆魄,你们有吗?”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粟裕就坐在不远处,低着头,手指轻轻摩挲着衣角。他不爱辩解,打仗时冲在最前面,受了委屈却习惯自己扛。但此刻,听着陈赓的话,他眼角悄悄红了。 后来有人说陈赓太冲动,不顾场合。 陈赓却不在乎。他跟身边人说:“粟司令是拿命在打仗,他的功劳明摆在那儿,容不得别人瞎咧咧。我陈赓不护短,但更不允许英雄受委屈。” 这场风波过后,粟裕虽然暂时离开了军事指挥岗位,但历史终究是公正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史料陆续公开,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那些质疑根本站不住脚。莱芜战役的“示形于南,决战于北”,淮海战役的“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每一步都透着精妙的军事智慧。 1994年,中央为粟裕平反,明确肯定了他的军事贡献。 而陈赓,早在1961年就因病去世了。但他当年为粟裕拍案而起的样子,永远留在了战友们的记忆里。 战场上,他们是并肩作战的兄弟,把后背交给对方。 生活中,他们是敢说真话的知己,见不得英雄蒙尘。 真正的军人,不光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更能在是非面前挺直腰杆。粟裕的沉默里藏着担当,陈赓的怒吼里裹着赤诚,这两种姿态,都是军人最珍贵的模样。 信息来源:《粟裕传》(当代中国出版社)、《陈赓传》(解放军出版社)、《党史纵横: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纪实》

0 阅读: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