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林永健在婚礼上对妻子说:“老婆,我把存折交给你,这里面是我所有的钱,你随便花。”没想到几天后周冬齐发现这钱她花不了,林永健没告诉她存折密码。 那会儿的3万块,是林永健从各地演出攒下来的全部积蓄,也是他“冲动”决定结婚时最硬的底气。2003年初,林永健父亲病情突然恶化,他匆忙赶回老家,病房里父亲开口的第一句话是:“你得赶紧结婚,让我看看你成家。” 回到北京,他脑子里反复冒出一个名字:周冬齐。他俩一起演节目已经小一年了,排练、下基层演出、吃宵夜、唱卡拉OK,感情慢慢发酵。他清楚自己什么都没有,不敢表白。可这次他咬了牙,打电话喊她吃夜宵,一坐下就喝了瓶啤酒。 喝着喝着,他借着酒劲开口了,说他爸病得很重,说想结婚凑合过日子。没想到周冬齐听完,点头了。当晚她就打电话跟妈妈说想结婚了,没铺垫也没犹豫。她妈一听愣了几秒,问了句:“你想清楚了吗?” 第二天,丈母娘真就给回了电话,说后天是个好日子,定下吧。林永健当天又喝了瓶啤酒,缓了好久才回过神来。 婚前一切太快,结婚那天还是在山东老家,简单摆了个酒桌,林永健父亲在床上看着他俩拜堂,眼圈发红。他当时穿的西服都是借的,新郎西服裤腿还长一截,站着都得卷两圈。周冬齐没在意,一身军绿色裙装,干净利落。 婚后林永健就去横店拍戏了,演一些小角色,一天300块,外加通告费也不高。他把存折放在家里,说以后赚钱都交给她管。密码这事,他确实忘了说,后来她打电话问他,他憨笑了好一阵,说拍戏脑子转不过来。 住在剧组招待所时,两人靠电话联系,林永健没什么文化词藻,就是每天唠叨她吃了没,穿暖没。等到有点闲钱,才一起租了个小房子,距离单位两站公交。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和一个折叠桌,屋里常年飘着泡面味。 后来林永健在《士兵突击》里演了个连长,才被观众记住。那会儿周冬齐也开始转型演话剧,不再演小品了。她在台词上很抠细节,经常晚上在家对着镜子练,林永健一边削苹果一边帮她背台词。 两人吵架的时候也不少,大多是柴米油盐的事。有一次她嫌他总抢着买单,明明都没钱,还爱强撑面子。他就说:“我不是撑,我是觉得你嫁我都没挑,吃个饭我还能让你掏?” 那几年他们都还在部队系统里,演完节目就是背行李坐大巴,林永健腰不好,有时坐长途车回北京直接在椅子上睡过去。周冬齐心疼他,就开始习惯随身带个热水袋,每次下车第一件事就是给他暖腰。 直到2010年左右,林永健开始有一些男主的戏了,通告多了,收入也稳定了。他买的第一辆车是一辆二手桑塔纳,提车那天,两人从四环外开回家,路上还因为方向盘重差点撞绿化带。 他们没换过房子,只是后来把小屋装修了一次,墙漆颜色还是一起去建材城选的。家具几乎没换,周冬齐说:“能用就别换,钱留着养孩子。” 林永健经常说,他其实运气很好,最落魄的时候周冬齐就肯嫁给他。她从没问过他有没有房,也没提要车,甚至连钻戒都是婚后五年才补的。那年他去香港拍戏,顺道买了个便宜款的戒指,送她时她还笑说像批发市场货。 他们一直没大张旗鼓秀过恩爱,但凡是熟人都知道,林永健的片酬、合同、投资,全部是周冬齐在管。他连银行卡都不带,平时出门带现金,还是她提前塞包里的。 这些年,他们也没有特别刻意庆祝过什么纪念日,结婚十周年那天,俩人一个在剧组,一个在团里排练,晚上通了个话,林永健说:“咱俩这不就一直结着么。”她说:“嗯,没啥变化。” 现在网上看到他们的采访还会有人问,怎么就敢闪婚,怎么就能走二十年。他们也没解释太多,只说是“正好遇到了”。像这种平常事,好像也没必要非要讲成什么故事。 2003年的那个晚上,北京的那个宵夜摊不知道还在不在了。
孩子才3岁,董子健为什么铁了心要和孙怡离婚直到看完综艺我懂了……
【6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