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51年,地主徐裴章被判死刑,行刑时,他已经绝望,谁知地委书记却派人送来一封信:“徐裴章对革命有功,枪下留人!” 1951年春天,安徽宿松县东门外的刑场上,大地主徐裴章被民兵押上台时,棉布囚服上全是泥点,手腕被粗麻绳勒得发紫,台下人们举起的扁担和锄头晃个不停,咒骂声像烧开的水。 在那个年头,“地主”二字本身就是一道死罪,何况还有十几户佃农排队上台,控诉他霸占田产、勾结土匪、欺男霸女,这些罪名,每一桩都足够他死好几回。 徐裴章也认了命,祖传的红木牌位据说都叫人一脚踩碎了,他跪在挖好的土坑边。 可就在这时,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举着信,拼命挤进人群,气喘吁吁地高喊,信交到负责人手里,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八个大字:“徐裴章对革命有功,枪下留人!” 原来1946年,中原突围打得异常惨烈,独立二旅政治部主任赵辛初和高级干部张体学,突出重围后跟部队失散,只剩两人两枪,狼狈地退到安徽宿松。 当时的宿松,国民党军警和地方土匪到处设卡,疯狂搜捕共产党,乡下更是搞“五家联保”,谁家敢收留生人,邻居都得跟着遭殃。 在野地里饿了几天,张、赵二人意识到,想活命,必须找个靠得住的本地人。 关键时刻,赵辛初想起他哥哥提过的一个人——宿松县田粮股长徐裴章。 据说此人虽在国民党政府做事,却很讲义气,骨子里并不跟他们一条心,两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趁着夜色敲响了徐家大门。 听完来意,徐裴章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点了头,答应冒着灭门之险把他们藏下。 要知道,当时的告示写得清清楚楚,“一家通共,五家连坐”,而张体学这种级别的干部,悬赏更是高达十万大洋。 接下来的三天,徐裴章对外称病,闭门谢客,等风声稍缓,他又托关系弄来通行证,把二人打扮成商人,换上体面的长衫礼帽。 临走前一晚,徐裴章还亲手在自家菜园挖了个坑,用油纸把那两套沾着血的军装包好,埋了进去,直到深夜,他提着灯笼,亲自把人送到太湖边的徐家桥,看着他们上船远去。 这段往事,徐裴章谁也没告诉过,土改工作组下来调查,他为了不牵连家人,也一声不吭。 谁知,张体学的这封救命信真就从湖北寄来了,宿松县委书记滕野翔不敢怠慢,立刻上报安庆地委,随后,工作组在当年已是黄冈地委书记的赵辛初的联名指证下,来到徐家后院。 当那个埋了五年的油纸包被挖出,里面早已霉烂的军装和通行证存根重见天日时,功过终于有了铁证。 张体学在信中请求,按我党“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将功折罪”的政策处理。 最终,法院改判徐裴章有期徒刑十五年,后来他因身体实在不行,获准保外就医。 1954年病逝于家中,保外就医的日子里,他主动给村合作社义务记账,分文不取,发洪水时还拿出私藏的三块银元送给孤寡老人。 多年后,乡亲们对他的称呼,也慢慢从“恶霸”变成了“老账房”。
[浮云]1951年,地主徐裴章被判死刑,行刑时,他已经绝望,谁知地委书记却派人送
酷炫青春风飞扬
2025-08-13 21:28:01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