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在外面伺候着吧!”新房的烛火还亮着,红帐低垂,床榻上的新婚夫妇早已沉沉睡去。角落里,一个瘦小的身影蜷缩在脚踏上,眼皮沉重,却不敢合眼。 她叫春桃,是少爷的"通房丫鬟"。今晚的差事还没完,等主子睡熟,她得轻手轻脚地收拾床褥,换下沾了污迹的帕子,再端来热水给少奶奶擦洗。 窗外飘着雪,她的手指冻得发僵,却连呵口气暖暖都不敢,生怕惊扰了帐内的春宵梦。 这就是通房丫鬟的宿命:她们是古代婚姻里最卑微的存在,是主子婚姻里的"工具",没有拒绝的权利,甚至连疲惫和羞耻都是奢侈的。 在古代大户人家,丫鬟分三六九等,粗使丫头干脏活累活,贴身丫鬟伺候起居,而"通房丫鬟"则是最特殊的一类,她们不仅要端茶倒水,还得在主子行房时贴身伺候,甚至随时准备"补位"。 她们的名字里就藏着命运。"通房",意味着她们的床榻,往往设在主子卧房的隔间或外间,房门永远不能关严,方便随时听候差遣。 对普通丫鬟来说,主子大婚是喜庆日子,可对通房丫鬟而言,却是最难熬的一夜。 在少爷成亲前,夫人通常会指派一个乖巧伶俐的丫鬟"开脸",也就是提前教少爷绵延香火之事。这个丫鬟往往会被收作通房,绝不能有半点闪失。 新婚当晚,通房丫鬟得守在婚房外,听候差遣。若少奶奶娇羞不懂事,她得进去指导;若少爷不得其法,她得帮忙宽衣解带;甚至,若少奶奶身子不适,她可能得"代劳"。 等新人睡下,通房丫鬟还得轻手轻脚地收拾床褥,把染了落红的白帕子收好,拿去给老夫人"验明正身"。若是少奶奶没见红,通房丫鬟甚至可能被怀疑为觊觎少爷,轻则挨板子,重则发卖出去。 然而,通房丫鬟的苦,远不止新婚那一夜。她们没有固定的作息,主子半夜兴起,她们就得立刻爬起来伺候。夏天热得满身汗,冬天冻得手脚生疮,却连一句抱怨都不敢有。 等少爷娶了正妻,或者通房丫鬟年纪大了,她们往往会被打发去干粗活,甚至直接卖给人牙子。运气好的被卖给庄稼汉当老婆,运气差的直接进了妓院。 通房丫鬟的悲惨,在史书里不过寥寥几笔,甚至被美化成"风流韵事"。但她们的苦,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最基本的拒绝权利都没有。 她们是古代婚姻制度下的牺牲品,是男人的附属品,是主母妒火的发泄对象。 而最可悲的是,千百年后,仍有人觉得:"不过是个丫鬟,有什么好可怜的?" 对此,您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 《明英宗实录》 《大明律》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
“你就在外面伺候着吧!”新房的烛火还亮着,红帐低垂,床榻上的新婚夫妇早已沉沉睡去
雾烬
2025-08-14 09:20:12
0
阅读: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