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这么做,自然有他们的道理,抄作业就是了!”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宣布,成立巴基斯坦火箭军司令部。 8月13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高调宣布成立“陆军火箭军司令部”,直接对标中国的火箭军模式。 这一招,不仅让印度国防部连夜开会,也让全球军事观察家们直呼“妙啊”,毕竟,能这么明目张胆“借鉴”中国经验的,巴基斯坦绝对是头一个。 但巴基斯坦的军事改革,从来不是心血来潮,5月印巴短暂的冲突中,无人机、巡航导弹、战斗机轮番上阵,双方都打出了现代化战争的味道。 也让巴基斯坦发现自己这边相对分散,且指挥效率低、反应速度慢等弊端,反观印度却在加速推进“综合火箭军”计划,整合远程精确打击力量。 这时候,巴基斯坦的决策层将目标放在了老朋友身上,“中国火箭军不是现成的模板吗,直接拿来用”,于是陆军火箭军司令部应运而生。 这支部队不碰核武器,专攻常规导弹打击,整合了“沙欣”弹道导弹、“巴布尔”巡航导弹和“法塔赫”制导火箭系统,目标很明确,在未来的印巴冲突中,用快速、精准的饱和打击,让印度防空系统疲于奔命。 而他们之所以选择中国模式,这也是有现实依据的。 全球拥有独立火箭军的国家屈指可数,而中国的火箭军(PLARF)无疑是组织最完善、实战能力最强的,所以巴基斯坦这次“照搬”,绝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看中了三个核心优势: 一方面是指挥效率,过去巴基斯坦的导弹部队分散管理,战时协调困难,现在统一指挥,从目标锁定到导弹发射,时间大幅缩短,甚至能实现“秒级响应”。 二是技术兼容,巴基斯坦的导弹体系本就对中国技术依赖的度高,用中国模式,训练、维护、升级无缝衔接,省了很多麻烦。 关键还是威慑升级,印度近年大力发展“综合战斗群”,试图用远程火力压制巴基斯坦,巴方现在直接亮出“火箭军”牌,等于告诉新德里“你的饱和打击,我能比你打得更快、更准”。 消息一出,印度国内先是嘲讽“山寨中国”,但很快转为严肃讨论,印度自己的“综合火箭军”计划推进缓慢,如今对手抢先成型,新德里能不慌吗。 更让印度头疼的是,巴基斯坦的火箭军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的“侦-打-评”闭环。 尽管巴基斯坦官方感谢“友好国家”支持,但中国才是背后的技术支柱,中巴军事合作早已超越“买卖关系”,进入“体系融合”阶段。 从枭龙战机到歼-10C,从火箭炮到导弹技术,巴基斯坦的国防体系正在全面“中械化”,这次火箭军的成立,更像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有趣的是,中国官方对此保持沉默,但军事论坛早已热议“巴铁这波操作,等于给中国火箭军打了全球广告。” 如果巴基斯坦的火箭军在未来冲突中表现吸睛,中国导弹技术的国际订单恐怕会迎来新一波爆发。 而印巴的军事竞赛,正从传统的“核威慑”转向“常规导弹威慑”,双方都明白,核武器是最后手段,而中短程导弹才是日常博弈的利器。 巴基斯坦成立火箭军,不是要挑起战争,而是确保自己在常规冲突中不落下风,毕竟,只有让印度意识到“打不赢”,才能真正避免战争。 谢里夫这一步棋,看似“抄作业”,实则暗藏深意,在全球军事变革的浪潮中,小国如何利用“技术杠杆”撬动战略平衡,巴基斯坦给出了标准答案,找准榜样,集中资源,一击必杀。
绝对想不到!令全世界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巴基斯坦居然开动中国生产的军舰与美国海军联
【20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