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宣布了! 8月1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请求,她将于18日赴华盛顿,与特朗普及欧洲多国领导人共商乌克兰和平,”——这句话源自央视新闻8月17日的现场快讯,也是全文最硬的起点。 三天前,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碰面,这场长达三小时的闭门会谈就像一颗重磅炸弹,让欧洲炸开了锅,虽然两人没签什么协议,但特朗普在会后记者会上提出的“安全架构重组”设想,让欧洲领导人心里直发慌,他们感觉自己就像被排除在重要聚会之外的客人,生怕被美俄“边缘化”。 克里姆林宫16号公布了这次会谈的通话记录,原来普京已经把会谈成果告诉了中亚五国的领导人,可欧洲领导人却只能从媒体上拼凑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等让他们坐立不安,于是,欧洲决定主动出击,搞一场“抢桌”行动。 16号晚上,马克龙、默茨、斯塔默、冯德莱恩联合发表声明,白纸黑字列出五条底线:停火是谈判的前提,乌克兰的领土问题,绝不承认俄罗斯的主权主张,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的进程不能被否定。 声明里还藏着个小秘密,在括号里写着“欧洲必须在谈判全程都有一席之地”,这种把核心诉求藏在注释里的外交手段,就像小孩偷偷藏糖,暴露出欧洲在美俄博弈中的焦虑和不安。 8月17号,欧盟总部就像变成了战时的指挥部,上午10点,泽连斯基的专机降落在布鲁塞尔军用机场,这位总是穿着橄榄绿外套的总统,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市政厅,而是直接冲向欧盟理事会大楼,他和冯德莱恩的闭门会谈持续了97分钟,比原计划多出了32分钟。 会后,冯德莱恩在联合记者会上大声说:“任何涉及领土的问题都必须由乌克兰决定,”她怕记者没听清,还特意重复了三遍,站在旁边的泽连斯基一个劲儿地点头,这个动作被乌克兰媒体解读为“基辅得到了欧盟的终极承诺”。 更让外界关注的是欧盟接下来的动作:9月初要出台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这次制裁会首次针对俄罗斯的稀土出口和北极航道保险业务,看来欧盟是要和俄罗斯“死磕”到底了。 这边欧洲在布鲁塞尔忙得不可开交,那边华盛顿的剧本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特朗普团队放出消息,如果18号和泽连斯基的会晤进展顺利,最早22号就会邀请普京加入,搞一场美俄乌三方峰会。 这种“闪电外交”让欧洲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可忘不了2月28号在白宫的争吵场景,当时美国副总统万斯指着泽连斯基的鼻子说:“你们得学会感恩,”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欧洲派出了一个超豪华的陪访团,马克龙带着法语系国家的支持方案,默茨准备了德国工业界的安全保障承诺,斯塔默拿着英国情报部门的战况分析,梅洛尼带着意大利能源企业的重建计划,欧洲这是要搞“集团式外交”,背后其实是对特朗普“交易型外交”的深深不信任。 和华盛顿的热闹喧嚣不同,莫斯科显得格外冷静,普京只是在16号通过发言人表示“希望和平”,对三方会晤的话题避而不谈。 不过,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透露了一些细节,克里姆林宫正在紧急评估两种方案:如果美方接受“冻结冲突+事实占领”的模式,俄军就会巩固顿巴斯防线,如果西方坚持恢复2014年的边界,俄军则准备在扎波罗热方向发起新的攻势。 这短短48小时的跨国奔走,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后冷战时代权力格局的深刻变化,特朗普想用“三方秀”来给自己留下外交遗产,可欧洲终于明白,在核大国博弈中,安全保障从来都不是免费的。 冯德莱恩强调“乌克兰必须坐在谈判桌前”,这其实是欧洲对自身战略自主的悲壮呐喊——他们宁愿承受制裁带来的经济痛苦,也不想再像雅尔塔体系下那样被牺牲。 但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直线发展,当欧洲领导人穿着昂贵的西装走进白宫时,顿巴斯前线的士兵们还在零下5度的战壕里啃着冻硬的罐头。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心酸,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和平,不是精英们在豪华会议室里签的协议,而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的制度保障。 也许,只有当布鲁塞尔的决策者们能真正听到顿巴斯的风声时,和平的曙光才会真正照亮这片土地。
快讯,快讯!泽连斯基正式宣布!8月18日清晨,五架尾翼涂着不同国旗的专机几乎
【22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