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2天,火箭发射失败的消息传开了。已经过去2天了,发射失败的原因,还没有排查出来,公司估值200亿,发射失败当天,蓝箭航天还特地道歉,引发了各网友的议论。 8月15日上午9点17分,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的发射台上,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三火箭拖着火焰直冲云霄。 可没过多久,原本平稳的飞行轨迹突然乱了套,发动机的焰色从亮蓝色慢慢变成橘红色,火箭像被人猛地推了一把,姿态开始剧烈晃动,最后一头栽回了大地。 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不少人盯着屏幕屏住了呼吸。 现场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有人注意到火箭失控前的细节,有人对着画面里逐渐偏离的轨迹叹气。 蓝箭航天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冲到了残骸落点,把散落的碎片和记录飞行数据的设备小心收好,这些都是找出问题的关键。 当天下午,蓝箭航天在自家微信公众号上发了说明。 文字不长,却透着一股实在劲儿:承认火箭飞行异常,任务没成功,正排查原因,会公开透明地处理。 还特意给客户道了歉,感谢那些帮忙的部门和合作伙伴。 没有遮掩,也没找借口,就这么直愣愣地把事儿摊开了说。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火箭为啥会出问题。 有业内人士猜,可能是伺服机构出了毛病。 这东西说起来不复杂,就像火箭发动机喷口的"方向盘",得精准调整角度才能稳住姿态。 要是电路出岔子,喷口乱晃,火箭可不就成了没头苍蝇? 不过这只是猜测,蓝箭那边还在对着海量数据一点点抠,具体原因得等最后的调查结果。 网友们看了新闻,评论区里没多少骂声,反倒满是理解。 有人说,民营企业搞航天本来就难,哪能一帆风顺? "失败很正常" "慢慢来" "支持你们查清楚再飞",这些话里透着股体谅。 况且蓝箭之前还有过全球首次把液氧甲烷火箭送上天的成绩,人们对蓝箭的信心还是够的,觉得这点挫折不算啥。 火箭上万个零件,每一个都得在极端环境下精准配合,任何一个小瑕疵都可能出大问题。 这次失利对蓝箭来说,确实有点压力。 朱雀二号是目前能稳定干活的型号,接下来的订单说不定得往后挪挪。 更关键的是,公司正走在筹集资金的路上,这节骨眼上出点状况,投资人肯定要多问几句。 有人担心,这次失败会不会让液氧甲烷这条技术路线受质疑? 其实不用,甲烷燃料的好处摆在那儿,燃烧起来污染小,操作也相对安全,原材料还好找,最适合可重复使用火箭。 蓝箭选这条路,方向没跑偏。 现在蓝箭的工程师们估计正连轴转,对着数据一遍遍地模拟,分析。 航天圈有句话,失败是成功的"磨刀石",每一次出错,都是给下一次成功攒经验。 就像网友说的,重要的不是摔了多少回,而是摔了之后能不能爬起来,把问题解决掉。 至于那些等着看结果的人,不管是客户,投资人,还是普通网友,大多愿意多给点时间。 毕竟,谁都明白,往天上送东西本就难如登天,民营企业敢蹚这浑水,本身就值得点个赞。 只要能把原因找出来,改彻底,下次稳稳当当飞起来,比啥都强。 眼下,蓝箭航天还在埋头查问题,最新的进展会通过官方渠道公布。 大家也不用急着催,航天这活儿,急不得,得一点点磨,一步步试。 等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遥四顺利升空,或者朱雀三号成功回收,再回头看今天,或许会觉得,这点波折,不过是中国民营航天路上的一道小坎儿。 信息来源: 第一财经——蓝箭航天火箭发射失败,祸起伺服机构电路故障? 新京报——火箭飞行试验任务失利,蓝箭航天向客户致歉
短短2天,火箭发射失败的消息传开了。已经过去2天了,发射失败的原因,还没有排查出
星球拾光
2025-08-18 18:06:54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