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丹兵败后,仅剩下女儿钟济海、两位军官和不足百人的卫队还在身边,这个曾经坐拥十万大军、不可一世的枭雄,在走投无路之下五脏俱焚而亡。[月亮] 1697年阿尔泰山深处的阿察阿穆塔台,一座破旧的毡帐里躺着一个病重的男人,他就是曾经威震中亚的准噶尔大汗噶尔丹,此时身边只剩女儿钟济海、两名亲信和不到80名残兵。 这位从西藏僧侣成长为草原霸主的传奇人物,正走向人生的最后时刻,噶尔丹出生于准噶尔部贵族家庭,6岁时被送往西藏大昭寺学佛。 在拉萨的20年里,他不仅精通藏传佛教经典,还与五世达赖喇嘛建立了深厚关系,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利用宗教权威统治各部族奠定了基础。 1670年兄长僧格在准噶尔内乱中被杀,26岁的噶尔丹接到消息后立即还俗,他带着从西藏招募的1200名骑兵日夜兼程返回伊犁河谷。 仅用三个月就平定叛乱,成为新的准噶尔首领。此时的准噶尔部还只是天山北麓一个中等规模的游牧部落。接下来的18年里,噶尔丹展现出惊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 1679年他率军南下攻占吐鲁番和哈密,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1680年西征吞并哈萨克诸部,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巴尔喀什湖一带。 1681年是噶尔丹扩张的关键年份,他派遣大将丹增率3万精兵南下,仅用8个月就灭掉了统治南疆300年的叶尔羌汗国,至此整个西域天山南北尽归准噶尔统治,疆域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 巅峰时期的噶尔丹拥有正规军10万人,其中骑兵6万,配备火绳枪的步兵2万,还有从奥斯曼帝国购买的火炮200门,他建立的准噶尔汗国成为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游牧政权之一,连沙皇俄国都主动派遣使者寻求建交。 噶尔丹的野心并未止步于西域,1688年他以调解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和札萨克图汗内战为名,率军东进攻占了大半个外蒙古,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东北亚的战略格局,也招致了清朝的强烈反应。 康熙帝接到理藩院关于噶尔丹东进的奏报后,立即意识到这个打着“统一蒙古”旗号的邻居将对清朝构成致命威胁,喀尔喀蒙古40万人南逃寻求清朝保护,更让康熙坚定了武力解决的决心。 1690年噶尔丹再次东进,声称要追击逃亡的喀尔喀部,实际目标直指北京,康熙决定御驾亲征,双方在内蒙古乌兰布通展开首次正面交锋,噶尔丹采用传统的“驼城”战术,用1.2万头骆驼围成防御圈。 清军则充分发挥火器优势,动用仿制荷兰的“红衣大炮”进行轰击,据参战将领佟国纲的战报,此战清军共发射炮弹300余枚,准噶尔军死伤近万人,噶尔丹虽然突围成功,但主力损失过半,被迫撤回漠北。 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利用叔父东征的机会,在1690年底突然起兵夺取了伊犁,这位从小被噶尔丹养大的侄子,竟然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背叛,彻底断绝了噶尔丹的退路。 1696年康熙第二次亲征,双方在昭莫多再次决战,此时噶尔丹的处境已极为不利:西有策妄阿拉布坦封锁归路,东有清军主力压境,北面的沙俄也拒绝提供援助,他手下的兵力已不足3万人,而且士气低落。 战败后的噶尔丹带着不到1000人的残部在大漠中流浪,他曾试图联系策妄阿拉布坦求和,但遭到断然拒绝。昔日的盟友纷纷倒戈,连最亲近的部将也开始离他而去,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草原霸主,彻底变成了孤家寡人。 1697年噶尔丹在阿察阿穆塔台病倒,长期的流亡生活、巨大的精神压力以及严重的营养不良,再也无法支撑下去。 康熙通过三次亲征,不仅巩固了对漠北的控制,还为日后彻底平定准噶尔奠定了基础,而策妄阿拉布坦虽然暂时获胜,但他与清朝的矛盾才刚刚开始。 噶尔丹作为游牧政权,准噶尔汗国在面对拥有巨大人口和资源优势的清朝时,注定难以取胜,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康熙的决心,更忽略了内部的分裂危机。 这位蒙古枭雄从西藏学僧到草原霸主,再到孤身病死的人生轨迹,他的兴衰成败,至今仍是史学家们研究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冲突的重要案例。 《清实录》 《准噶尔史略》 《清代准噶尔史料初编》
噶尔丹兵败后,仅剩下女儿钟济海、两位军官和不足百人的卫队还在身边,这个曾经坐拥十
天地菜男
2025-08-20 11:44: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