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二年,桓温上表朝廷只带7千兵伐蜀,满朝哗然。群臣皆言蜀道险远,七千无异于以卵

历史破局者 2025-08-20 12:09:19

永和二年,桓温上表朝廷只带7千兵伐蜀,满朝哗然。群臣皆言蜀道险远,七千无异于以卵击石。唯名士刘惔说:“桓温乃善赌之人,非一定能赢绝不出手。”言毕,他抬眼望向西方,眉间深锁,“不怕他灭不了蜀,怕的是……” 此时巴蜀之地,成汉国主李势正沉湎酒色。权臣李奕在晋寿举兵反叛,国中动荡,饥馑四起,山间獠人如潮涌出,十余万落流民席卷郡县。李势自恃剑门天险,竟不修战备,成都城头,戍旗低垂。 长江之上,桓温的七千精卒溯流西进。前锋袁乔率二千锐士劈波开路,船队如离弦之箭直指青衣江。永和三年(347年)二月,晋军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成都平原,耀武扬威。李势从醉梦中惊起,急遣叔父李福、堂兄李权、将军昝坚领兵阻截。 三月彭模军帐中,烛火摇曳。诸将争议不休,有人力主分兵合击。“不可!”袁乔按剑而起,“悬军万里,胜则功立,败则无遗!当丢掉饭锅,只带三天粮草,示必死之心!”桓温目光如炬,掷下令牌:“依计而行!”遂留羸兵守辎重,亲率主力疾驰成都。 决战在笮桥骤然爆发。李势亲率残军背城列阵,困兽之斗竟让晋军前锋崩裂。参军龚护血染战袍,毙于乱军;流矢呼啸,直射到桓温马前。鼓吏惊慌,误击出进攻鼓声,千钧一发之际,袁乔拔剑长啸:“退即葬身之地,诸君何不死战!”晋卒闻声激奋,刀戟翻飞如浪,阵线霎时逆转。火光冲天,晋军焚毁成都城门,李势趁夜遁逃,最终投降。 当桓温凯旋途经涪江,见两岸田畴井然,百姓渔樵于野。征战二十年的将军勒马长叹:“当使天下息乱安宁。”遂以“遂宁”名此沃土,寄望烽烟永息。然他未解刘惔棋语深意——再也没人制衡得了桓温了。此战虽收复四十六年故土,却也将东晋推入权臣时代的深渊。枭雄掷下的骰子,已在江左朝堂投下更长的暗影。#桓温# #如何评价桓温#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历史破局者

历史破局者

打破迷局,解读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