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之死:其父未救他实是不想救?老仆为其收尸,其妻想殉情。1898年9月28日

鲁肃聊历史 2025-08-20 20:30:34

谭嗣同之死:其父未救他实是不想救?老仆为其收尸,其妻想殉情。1898年9月28日,北京菜市口的人群,从清晨挤到晌午,因为他们听说,午时三刻的时候,六个在政治上搞“造反”的人要被拉在这里砍头。 那六人分别是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这些人其实都不是没有背景的普通人,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按道理来说,是不可能让他们这样颜面扫地,而如今却闹市斩首,头颅让每一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是什么把当权的慈禧太后给气成这样? 那就是康、梁一帮人搞的“百日维新”。说是百日,一百天都没到,就被慈禧的势力镇压,杀的杀,逃的逃。 康有为的本意,是想在光绪帝的名头下变法,走近代化道路,将晚清从封建的沼泽里拉出来。 然而,太不切实际不说,最重要的是动到了慈禧太后一帮守旧人的利益。很快,慈禧发动政变,软禁了光绪帝,又抓了主要分子。 菜市口英勇就义六君子中的谭嗣同,可谓是将高风亮节演绎到极致。他在行刑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嘶哑的吼声震耳欲聋。 谭嗣同知道,这次变法,必将染上他的鲜血。各国的变法,为此牺牲的人数不胜数,而如今救中国于危亡的关头,他便来当刀刃下的第一个阴魂! 通缉消息传来后,梁启超劝谭嗣同逃到日本,他一口否决了。被捕入狱后,好友王五提议助他越狱,被他拒绝。 临刑前,他挥墨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成为千古绝唱。 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的父亲,湖北巡抚谭继洵,当即向朝廷上书,声称与之断绝关系。历史上对此纷纷谴责,但其背后的痛苦与纠结,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谭嗣同与父亲的关系是十分矛盾的。政治上,他俩是相反的势力。谭嗣同是“激进派”,批判专制,而谭继洵是“保守派”认为一昧的变革会招致灾祸。 其实,在谭嗣同被捕之前,其父亲就对儿子的行为十分不满意。一方面觉得危险,一方面觉得还是守旧更好。 而儿子被捕后,他虽然有心营救但还是没有这个能力。他的父亲虽然官位较高,但在慈禧面前还是不够看。 慈禧对这件事愤怒异常,从被捕到杀头,几乎没有给外界营救的时间。因此,谭嗣同的父亲根本没时间操作营救。 再者,儿子犯了如此大的错,他真的去营救找人疏通关系,恐怕会导致整个谭家有难。 父亲不救儿子,因为儿子要救国家,而作为一家之主,他的父亲要救整个谭家。 谭嗣同死后,尸骨分散,曾经的仆人将其缝合在一起,草草下葬。他的父亲被罢官,写下“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的悲凉,郁郁而终。他的妻子曾想轻生,但在家人给她过继了一个孩子后,最终选择将这个孩子抚养长大。 三人的命运被秋日的刀光劈成不同的截面,这是时代的血泪,也是时代的明镜。 变法者的血从来不会白流,它会在暗处发芽,当旧时代的刽子手在史书里腐朽时,那些被斩首的魂魄,早已化作山河的脊梁。 参考资料: 齐鲁壹点 《青黛|谭嗣同的父亲,为啥没救出来谭嗣同?》 中国文化研究院 《戊戌政变与清朝无从自救》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鲁肃聊历史

鲁肃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