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周总理最后一次做政府报告,89岁的朱老总非要站立作陪,周总理病魔缠身,身体虚弱,朱老总太想替周总理分担工作了,可政府报告又不是他能做的,于是,只好站立作陪。 “朱老总,您坐下歇会儿吧。”老人摆摆手,纸条被攥成团丢进茶杯,台下代表们偷瞄主席台,心里嘀咕,这老头腿脚不利索,咋还倔得跟驴似的? 直到周总理颤抖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来,全场突然懂了,原来朱老总不是倔,是在用站姿给老战友当人形拐杖。 那时候周总理 确诊膀胱癌已经两年了,体重只剩61斤,病号服袖子空荡荡能灌进风。 医生建议他卧床,他却把病床当办公桌,587天里见了65批外宾,平均每天批阅文件超20份。 长沙汇报四届人大筹备时,护士在他手背扎了五针才找到血管,他还能开玩笑:“我这皮厚,给同志们练技术正合适。” 朱老总和周总理是有种共同现信念的革命者,也是共同奋斗的战友,1975年的他膝盖积水严重,带状疱疹疼得半夜咬毛巾,却坚持每周三准时到305医院“上班”,其实就隔着玻璃看看昏迷的周总理,站满两小时就走。 周总理凌晨三点还在修改报告,护士发现他左手按着腹部翻页,右手钢笔尖在纸上戳出小洞,癌细胞转移到肠部后,疼痛像刀绞。 工作人员提议缩短报告,他摇头:“两万三千字,一个字不能少,四届人大等了十年,老百姓要听真东西。” 朱老总这边更绝,听说总理要穿灰色中山装作报告,他连夜让警卫员把将校呢大衣熨出棱角。 康克清劝他坐轮椅,老头一瞪眼:“总理站着讲,我就得站着听,当年在柏林入党是他给我当介绍人,现在我得给他当人肉靠背。” 大会现场周总理念到“四个现代化”时声音突然拔高,前排代表看见他额头汗珠滚进领口。 朱老总趁机往前挪了半步,右手虚扶在总理腰后,这个动作他太熟了,1935年泸定桥头扶中暑的周总理过铁索,也是这个角度。 最绝的是散场时,周总理坚持等所有人离场才走,朱老总就杵在出口当人肉路标。 两人目光相撞刹那,朱老总突然“啪”地敬军礼,周总理微微点头,警卫后来回忆:“那动作快得不像九十岁老头,倒像当年在滇军当少校集训。” 这场看似“老干部较劲”的站立事件,实则是两位开国元勋的终极默契,周总理用病躯站台,朱老总用军礼表态,比任何文件都直白,领导班子交接必须稳如泰山。 两人从1922年莱茵河畔就认定“仪态即宣言”,周总理弥留之际还要换掉病号服见外宾,朱老总临终存款20306.16元全交党费,他们把身体当革命标语,站着死比躺着活重要。 中国式战友情从不用拥抱表达,一条补丁摞补丁的毛毯你送我三十年,比什么“兄弟情深”都有分量。 半年后周总理逝世,朱老总对着电视里的追悼会录像敬礼,哭得像个新兵蛋子,当年在井冈山被围剿都没掉过泪,工作人员翻他日记,发现1975年1月13日那页只有五个字:“今天没丢人。” 如今人民大会堂档案室保存着那份报告的原始录音,背景音里有纸张沙沙声,专家说那不是翻页,是周总理疼得手抖按不住讲稿。 而朱老总站过的位置,地毯上留着两个浅浅的鞋跟印,比标准军姿多陷进去3毫米。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4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