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深圳楼市,不止政策在蓄力,购买力也在蓄力。
202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42.3%,新增常住人口19.94万,居一线首位。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深圳真正的造血机和活力源。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说白了就是靠高科技、新产业、好技术来推动经济。
早在2022年,深圳就提出要搞“20+8”产业集群。
到了2024年,深圳更进一步发布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24-2035),谋划20+20个科创集聚区和先进制造园区——从政策到空间,全面落子。
这跟深圳楼市有啥关系?
有关系,而且很明显。
我们发现,那些新兴产业搞得好的区,比如南山和宝安,经济活力强,工作机会多,人口虹吸效应强,房子也卖得较快,去库存周期相对短。反过来,新兴产业弱一些的区域,房子也相对难卖。
人口跟着产业走,热钱也跟着产业走。
举个真实例子。腾讯要搬去前海和大铲湾,消息一出来:
科技园附近一些房东开始降租金,而宝中、西乡有些业主反而“惜售”,不急着卖,等腾讯人来了再说;部分租客甚至怕后面涨租,提前签长租锁死价格。
一家企业巨头的动向,就实实在在地搅动了一片房地产市场。
当下市场遇冷是事实,深圳楼市的购买力并未消失也是事实。
随着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活力,高附加值产业集聚、人口结构优化、居民收入增长,终将逐步转化为可持续的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