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平汉支队周志坚三人侦察敌情。他们翻过两道山岗一看,700多名日军黄压压一

熹然说历史 2025-08-22 00:17:39

抗战中,平汉支队周志坚三人侦察敌情。他们翻过两道山岗一看,700多名日军黄压压一大片,正沿着公路扑来,双方最近处只有几百米。周志坚为了吸引日军注意,果断向日军开枪,边打边退。 1940年1月,鄂中、鄂东和豫南三个地区的抗日武装统一改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李先念任司令员,下辖5个团,周志坚任第2团团长。不久,纵队的3个团合编为平汉支队(后改称第1支队),周志坚担任支队长。这个平汉支队可不是什么杂牌军,在李先念和周志坚的带领下,短短时间内就从一百多人发展到一万五千多人,成了日军眼中的心腹大患。 周志坚这个人挺有意思,抗日战争时期,鄂豫皖根据地流行这样一句话:李木匠山上吊线,周铁匠山下打铁。李木匠指的是李先念,李先念确实当过木匠;可这个周铁匠从来没有打过铁,但因为他善打硬仗、恶仗,是一名铁将军,所以才有此名号。这绰号听着就知道不是好惹的主。 为切断安陆和三阳店之间的日军联系,周志坚率领支队通过长途奔袭夺取了伪军驻守的坪坝镇,肃清了白兆山一带的日伪军。坪坝这个地方位置特别重要,是日军各个据点之间的连接点,被平汉支队拿下后,就像一根钉子扎在日军心脏部位,让他们寝食难安。 日军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敌人不甘失败,从7月至11月,先后三次出兵进犯坪坝。这次的情况特别紧急,根据侦察员报告,日军从雷公店出动了1200多人,带着铁丝网、建筑材料等物资,明显是想重新占领坪坝,建立据点,恢复各据点的联系。 情况这么严峻,周志坚决定亲自去侦察敌情。他带着老搭档方正平和一个通信员,三人悄悄摸向日军可能经过的路线。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相当危险,周志坚身为支队长,完全可以派别人去,但他选择了亲自出马。 三人翻过第一道山岗时,就听到远处有动静,但还不太确定。等到翻过第二道山岗,这一看可不得了,700多名日军黑压压一片,正沿着公路快速向坪坝方向行进。队伍整齐,装备精良,后面还跟着运输队,车上装着各种建筑材料,显然是有备而来。 双方距离只有几百米,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但对于三个人面对700多人来说,绝对是个要命的距离。如果日军中有人抬头观察,很容易就能发现山岗上的三个身影。 周志坚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坪坝当时的兵力配置,根本挡不住这么大规模的日军进攻。必须立即通知部队做好准备,同时想办法拖延日军的行进速度。 他果断决定让通信员立即返回通知部队,自己和方正平留下来吸引日军注意力。这个决定听起来有点疯狂,两个人对付700多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唯一的选择。 通信员走后,周志坚取下背上的步枪,方正平也准备好了弹药。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接下来要面对什么。周志坚瞄准日军队列前方,果断扣动了扳机。 枪声在山谷中回响,原本整齐行进的日军队伍瞬间大乱。士兵们四处寻找掩护,军官们大声喊叫着寻找射击方向。从他们慌乱的反应可以看出,日军对这次遭遇完全没有准备,以为这次行动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会被发现。 周志坚和方正平并没有恋战,他们的目的就是吸引注意力,为部队争取时间。两人一边射击一边后撤,利用熟悉的地形优势,在山岗之间穿梭。每当日军派出搜索队追击时,他们就给敌人来几枪,然后迅速转移位置。 就在两人撤退到第二个山包时,远处传来了军号声。一大队的战士们及时赶到了!部队迅速在山间展开,占据有利地形,开始对日军进行阻击。凭借着先期到达的优势和熟悉地形的便利,战士们一次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面对意外的抵抗,日军意识到已经失去了突然袭击的先机,地形条件又对自己不利。经过几番强攻无果后,日军指挥官只能下令撤退。但他们的麻烦还没结束,三团早就控制了撤退路线上的制高点,日军一出现就遭到猛烈打击。 被逼急了的日军集结一个中队的兵力,向3团3营的阵地发起疯狂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甚至打起了白刃战。随着1团的及时赶到,形成了对日军的两面夹击。日军腹背受敌,再也支撑不住,只能趁着夜色狼狈逃回安陆城。 在周志坚的正确指挥下,部队开展顽强地阵地阻击战,彻底粉碎了日伪军妄图攻占坪坝的企图。三次”坪坝保卫战”的胜利,为建立白兆山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这次侦察行动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周志坚敏锐的军事嗅觉,更展现了一名优秀指挥员在关键时刻的担当。 说起来,这次行动的成功有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周志坚亲自侦察,获得了第一手准确情报。其次是果断的决策,在关键时刻选择用两支步枪拖住700多名日军。再次是部队的快速反应,各部能够迅速到位形成有效阻击。 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抗日战争的胜利绝不是偶然的。而像平汉支队这样的部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反应,协调作战,正是抗日军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体现。 周志坚后来回忆这次行动时说,当时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怕通信员跑得不够快,怕部队来得不够及时。这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把大局放在第一位的精神,正是那一代军人的写照。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