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听后,低下头不回答,神情好像很忧虑。老夫人笑道:“我不勉强你,所以叫你来自己决定。好坏在你自己,你的眼光不会错的。” 女子的神色稍微缓和,但还是不说话。老夫人又催促她,还是沉默。 老夫人于是对狐仙说:“这孩子太害羞了。题目由我来出,诗让她自己选吧。” 狐仙立即说:“好。” 老夫人指着屏风上的花,让朱燮赋一首七言律诗。朱燮有了准备,坦然坐下,把狐仙给的诗稿放在纸下,挥笔书写,很快就写完了。 老夫人看了,先点头认可。女子也微微抬头,起身离开。 老夫人这才请朱燮坐回来,说:“公子和我家秋娥很相 配,回去后赶紧找媒人,好事一定能成。” 狐仙又起身说:“我意思是选个好日子就让朱公子入 赘,成婚之后再告知,或许就没阻碍了。老夫人觉得怎么样?” 老夫人侧头沉思,慢慢说:“本不该强 行干 预人 事,但想找个好女婿,我也不顾别人议论了。” 随即对婢女说:“快去取十丈红绸,先给大媒增光。” 狐仙让朱燮起身执女婿礼,老夫人含笑接受。 狐仙直接披着红绸和朱燮出来,一直送朱燮到他家,才告别说:“等定下吉日,再来告知。” 朱燮进门后,发现自己躺在榻上,父母还在旁边围着,他把事情都告诉了家人,全家都以为他疯了,赶紧端来汤药给他喝。 次日朱燮起床,精神恢复,去书院依旧听课学习。 十多天后,朱燮突然不见了,书院老师和他家人四处寻找,终究没有踪迹。而杨家也在当天门窗没开的情况下,失去了掌 上明 珠,全县开始传这件怪事。 一年多后,朱燮在京城做生意的堂叔才寄来书信,还有朱燮的信,说朱燮已经捐了监生,还考中了举人。 原来当时,朱燮在书院又看见狐仙跑来说:“老夫人家已经派轿子来了,新郎可以去了!” 朱燮想回家告诉父母,但以前事为鉴,怕他们不信,娶不成媳妇,就锁上门跟着狐仙走了。 狐仙笑着说:“你不是别人,前世也是个女子,被我迷 惑而死,我一直念着恩情。所以千方百计促成你的好姻缘,也算是报答了。” 乘轿出发时,天已经快黑了;箫鼓喧闹,村里人竟然像没听见一样。到了地方,傧相仆人蜂拥而入,堂前老夫人拄着拐杖等候。 朱燮下轿,按礼仪进入,婢女簇 拥着女子出来,用帕子遮住面容,朱燮忽然怀疑不是杨家女子。等到拜完堂,掀开帕子一看,就是杨秋娥,他非常高兴。 到了卧室,恩爱如愿,朱燮又怀疑身在梦中,而且杨家女子的婚事为什么由老夫人做主? 仔细询问,女子起初害羞不说,慢慢才自己说明:“我生来有天 赋,襁褓中就看透前世,但世人不信,不敢乱说。长大后,渐渐忘了前因。去年忽然梦见老夫人,自称是我前世的母亲。我原是一只狐狸,因为母亲生病出去找仙 芝,被猎 犬咬 死。母亲思念我,历经千辛才找到我,我们常在梦中相聚。“ “今年春天母亲对我说:‘你凡间的父母和舅舅,商量把你嫁给刘家儿子。这人虽然名气大,但福 分浅 薄。我会为你找个好女婿。’” “后来通过丁公读到你的佳作,母亲和我都满意。查看你的禄 籍,又是当 官的料,就把我许配给你。” 朱燮说:“既然这样,你现在到这里,难道还是庄周梦蝶吗?” 女子说:“我也不明白。前几天母亲说把我许配给你,我心里很犹豫,认为没奉父母之命,再 生的说法,终究不合常理,就婉言拒绝。母亲很不高兴。昨晚我在深闺,忽然两个婢女进来,架着我走,像在云雾中。到了这里,母亲才告诉我,已经不能回去了。又听说我前 世的父亲哥哥,都在京 城任职。” 朱燮听了女子的叙述,心里豁然开朗,说起初次相遇的事:“你就是坠楼人,是我接住的。” 女子也笑了:“难怪看你相貌,好像见过。” 次日早起,拜见老夫人。老夫人说:“你们不是我们同道中人,不能久居在这里。” 于是备了一辆行李车,几匹快马,两个婢女,三个仆人,送女子和朱燮一起北 上。 临行前,给了一千金,说:“女婿自己能发 达,太多钱 财反而耽误你。” 朱燮和女子在膝下哭着拜别,出发了。 到了京城,见了岳父,他像个老儒生。朱燮跟着他读书,学问大有长进。 朱燮又去拜见堂叔,堂叔大惊,询问情况,朱燮详细陈述。堂叔也半信半疑,正好赶上乡试,靠狐仙岳父指点,考中了举人。 次年女子生下一个儿子,满月后,朱燮才带着妻子儿子拜见父母,把情况都告诉了他们。 朱燮父母忽然有了媳妇,还抱了孙子,非常高兴。 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只有她的舅舅怀疑女子和人私 奔,排 斥不往来。女子因此内心愧疚,生病几个月。 幸好狐仙岳父厌倦游 历,和老夫人一起到朱家看望女儿,车马喧闹,挤满门巷,县里人都看见了,议论才平息。 但从此狐仙岳父夫妇再也没来过。 本篇故事源于《萤窗异草》,其实这朱燮是配不上这女子的,连考校的诗都是别人的,只能说有福气吧。 (字数受限,上篇链接发在评论区)
女子听后,低下头不回答,神情好像很忧虑。老夫人笑道:“我不勉强你,所以叫你来自己
史迹追踪者
2025-08-24 22:25:15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