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才发现福特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已经30年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三十而立是对成年人责任担当的一种描述,更是对一个成熟男性勇敢担负起社会角色(儿子、丈夫和父亲)的一种呼唤和期待。
福特汽车给自己进入中国市场30年总结的关键词是三十而越 这背后,当然是一家百年车企对其在中国市场下一步发展和转型的美好期待。都知道,合资品牌车企这两年,在中国市场发展不容易。
作为一个从业刚满20年的汽车媒体人,我2005年大学毕业后就选择“北漂”,因各种机缘巧合有幸进入汽车媒体行业,当时的中国品牌汽车刚刚起步,技术与实力跟现在相比,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个人对福特品牌这样的百年大厂,观感一直是很好的。一年多前,我刚入手了第一台福特产品——BRONCO烈马,短短15个月时间我和家人开着TA已经行驶了超过3万公里,在家里还有电车的情况下,这是我最喜欢开的一台油车。
对福特品牌最初的好感,来自于早年当汽车媒体人时周围朋友和领导的口碑,比我年长一辈的报社部门领导里,恰巧有两位都是三厢福克斯的车主,我都坐过他们的车,没错就是最初国产的那一代福克斯轿车。
后来我开过一次福克斯,才发现什么叫“运动型轿车”,那种一上手就爱上的驾控体验,真的在其他品牌车型上不容易找到。即便后来在欧洲试驾搭载一台福特1.5T三缸机的福克斯,也依然能给到远超同级竞品的驾控体验。
福克斯在中国家轿市场从巅峰到沉沦,预示着一个新汽车消费时代的启幕。但作为久经考验且总能跨越周期的百年大厂,福特并未因此而沉沦,而是将核心资源和主要精力,都放到BUILT FORD TOUGH的更福特的SUV产品上。
我自己试驾完就爱上的BRONCO烈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车无完车,即便是烈马,也有他的弱点和短板,但有时候这就是选择,就想一个人选择他的伴侣,我们都需要在真实评估和面对一个人优缺点的基础上,选择坦然接受还是敬而远之。
我个人对福特品牌SUV的好感,并非源自BRONCO烈马,只是烈马诞生恰巧是我能买得起还想买的最佳时刻。我最早试驾到的福特品牌SUV是一台EDGE锐界,没错就是最早国产的那一代锐界。
我记得当时搞的试驾活动安排在云南大理,我们围绕着洱海试驾这台锐界。如果没记错那应该是10多年以前的事了,记得那会我还没有买自己的第一台车,第一次试驾这种中大型SUV心里还有点发怵。
没想到上车后,轻踩第一脚油门就让我这种担心烟消云散了,因为这台“大”车太好驾控了,对于我这种身高只有170的“小矮个”而言,开起来也是游刃有余。我开着这台锐界绕着洱海一直跑,打开车窗任凭自由的风从耳旁拂过。
那种身体上的释放和灵魂上的松弛,太让人留恋了。
只可惜,那时我刚工作不久,积蓄不多买不起这么一台“好车”。不过有件有意思的事发生了,有台五菱面包车一直跟着我的试驾车一路“尾随”,直到我们在洱海边上停下拍照,五菱司机也停好车凑上来问,这车什么时候上市?打算卖多少钱?
那一刻我才知道,他也看上了这台国产锐界,并扬言等上市后要第一时间冲到昆明去提一台。那时候,国产丰田汉兰达是中大型SUV李的yyds,一直霸榜国产中大型SUV销量榜单,而且还要加价才能买得到。
后来国产锐界上市就爆款,在销量赶超汉兰达的同时,也一举终结了后者在中大型SUV市场持续多年的“加价神话”。可以说,从锐界到烈马,多年前想买一台福特SUV产品的种子,早已经在我心中种下。
这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如火如荼发展,主推燃油车的合资品牌看似“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但我认为真正有技术有产品有品牌积淀的合资品牌,还是有其用武之地的,这一点无需多言更没必要妄自菲薄。
就想百年福特,依托品类创新、品牌传承和技术底蕴,在新能源赛道火力全开的中国市场,依然可以找到一部分燃油车拥趸。当然,从美国到中国,福特也在坚定转型“电动化+智能化”,自我革新的脚步从未停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