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到现在才终于明白,怪不得俄军还打不赢!在8月,已经有至少120艘货轮抵达乌克兰敖德萨港口,俄军只要不敢打美国军火船,乌克兰就一直可以继续抵抗。 明明俄军一直在强化对乌克兰各大港口和补给线的打击,可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光是在8月,就有一百多艘货轮顺利进入了乌克兰的敖德萨等黑海港口。 这些货轮在承担着外援武器、粮食、燃油等运输任务。 面对西方多个国家明确表态保护国际航道的局势,俄罗斯不敢轻易攻击挂着美国或北约旗号的民用货轮,更害怕因此引发更大的冲突。 这一层顾忌,直接导致乌克兰通往外部世界的生命线一直畅通,哪怕港口偶尔受袭,物资依然能持续送到。 俄军在黑海的威慑力远远没到绝对控制的地步,克里米亚虽然部署有海军和防空系统,但面对分散的货轮、复杂的国际航运环境,俄军打起来必须时刻顾虑西方动向。 而且美国等国不仅口头发声,更是通过情报共享和技术手段在保障途中的船只,甚至有些货轮航线都得到了实时卫星数据的保护。 乌克兰能获得的补给量,在这样背景下一直没有被完全切断,只要外部能不断补充装备、燃料等,乌克兰就能坚持下去。 其实一开始乌军的装备、弹药远不如俄罗斯,但有了大量美式火炮、防空导弹、无人机、反坦克武器等,作战能力发生了质的提升。 近期乌克兰不仅成功防御,还能实施反击,对俄军后勤线形成压力。 西方提供的不只是装备,情报、电子对抗、网络协助这些软实力也在帮乌军不断压缩俄军的行动空间。 俄军每次进攻都要冒着随时可能被精确还击的风险,很难像开战初期那样快速推进。 所以眼下的局面,实际上已经完全不同于俄罗斯最初的设想,俄罗斯一开始是想通过军事优势实现突袭,然后快速结束战斗。 美国和欧洲国家持续声明会“不间断”援助,而且明确表示不会让乌克兰孤立无援。 这种政治上的坚定,加上实际行动,让乌克兰的后背硬起来,即使面临猛烈轰炸依然能够补充物资。 有一点大家都清楚,现今世界任何一场大规模持久战争,背后的比拼都是资源和供应链的较量。 俄罗斯虽然是大国,但要和几十个经济体联手的西方国家比长期动员和外部援助,实际上是非常吃亏的。 西方保障船只安全,用情报、经济资源支持乌克兰,这条“输血管”一直没有断,俄罗斯哪怕发动再多打击,也收不到真正的决定性成果。 即使战争拖下去,大家也能看出来,乌克兰未必能轻易反攻,但想让它快速失败已经不太可能。 俄军投入巨大,损耗越来越多,不但要面对前线的压力,自身经济和民众耐心也在一点点被消耗。 制裁效果持续显现,战场伤亡和物资损失也无法很快弥补,反观乌克兰,哪怕局部失利,凭借后方这些支持,总能迅速恢复元气。 战争从“打得快”变成了“看谁拖得久”,而在长期博弈的层面上,西方的支持决定了乌克兰的抗战底气。 俄罗斯越是迟疑不决,越是拿捏和西方冲突的分寸,乌克兰后方的生命线就会越扎实。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前线再打得激烈,只要海上的货轮能顺利进港,乌克兰就仍有资本打下去,而战争想要出现决定性胜负,也因此变得遥遥无期。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普京到现在才终于明白,怪不得俄军还打不赢!在8月,已经有至少120艘货轮抵达乌克
修竹崽史册
2025-08-27 12:55: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