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周二晚上启动了其巨型超重型星际飞船火箭的第10次试飞,这是一项里程碑

天天纪闻 2025-08-27 18:19:08

SpaceX周二晚上启动了其巨型超重型星际飞船火箭的第10次试飞,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任务,旨在展示今年早些时候发生三起灾难性故障后的修复和升级。   就在几天前,这个身高超过120米的钢铁巨兽还两次让翘首以盼的全球观众失望——8月24日因地面液氧泄漏问题在发射前17分钟紧急取消,25日又因突如其来的雷暴天气在倒计时40秒时再次中止,而这一次,它终于挣脱了地球的束缚,尾部喷射的橙红色火焰照亮了整个海岸线。   这次试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在此之前,星际飞船今年已经连续三次折戟沉沙。1月16日的第七次试飞中,虽然第一级助推器实现了被戏称为"筷子夹火箭"的发射塔回收技术突破,但飞船在再入大气层阶段失控自毁;3月6日的第八次试射几乎重蹈覆辙,同样是助推器回收成功而飞船在空中解体;到了5月的第九次发射,问题更加严重,飞船在再入过程中直接破碎解体。   这一连串的失败不仅让SpaceX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更让合作伙伴NASA捏了一把汗,因为这艘巨型火箭是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的关键载体,原定2027年的载人登月任务已经因为星舰的延迟而蒙上阴影。   面对外界的质疑声,SpaceX团队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在短短三个月内对火箭进行了针对性改造,重点解决了前几次失败暴露的致命问题。工程师们重新设计了燃料扩散器组件,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零件在前几次飞行中出现故障,导致星舰鼻锥内压力异常升高,最终引发爆炸。   更关键的是,他们为超重型助推器的"猛禽"发动机增加了冗余设计——在这次试飞中,他们甚至特意关闭了一台处于关键位置的发动机,测试备用发动机能否无缝接管任务,结果证明这套系统完美运行,为后续的安全着陆奠定了基础。这些改进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建立在对前三次失败的详细分析之上,每一处调整都凝聚着工程师们的心血。   当地时间8月26日18时30分,随着控制中心一声"点火"指令,超重型助推器的33台猛禽发动机同时启动,产生的7590吨推力让整个发射台都在颤抖。   升空后,火箭按照预定轨迹平稳上升,在约2分钟时突破音障,留下一道白色的凝结尾迹划破天空。最令人屏息的时刻出现在发射后6分30秒左右,超重型助推器与星舰飞船成功分离,这个被称为"热分离"的技术动作曾多次出现问题,而这一次,两个部件干净利落地分开,各自奔向不同的轨迹。   分离后,超重型助推器开始调转方向,准备执行返回任务。它点燃剩余的几台发动机进行减速,像一枚巨大的银色铅笔般精准地朝着墨西哥湾的预定溅落区下降。   约9分钟后,助推器以近乎垂直的姿态平稳落入海中,完成了此次试飞的第一个关键目标。而与此同时,星舰飞船则继续攀升,最终抵达距离地面约150公里的亚轨道高度,进入太空滑行阶段。   在太空中,星舰飞船展开了一系列预定测试。它成功部署了8颗模拟星链卫星,这些与实际卫星大小相同的模拟器将帮助工程师评估未来批量发射卫星的能力——这项任务原本计划在第七次试飞中完成,却因飞船过早解体而未能实现。   更重要的是,飞船在太空中进行了发动机重新点火测试,几台猛禽发动机在真空环境下顺利启动,展示了星舰在深空调整轨道的能力,这对于未来的月球和火星任务至关重要。   经过约50分钟的太空飞行,星舰开始准备返回地球。它调整姿态,以热防护层朝向地球的方式进入大气层,这个阶段被工程师称为"死亡之吻",因为前几次失败大多发生在这里。   高速进入大气层产生的剧烈摩擦让飞船表面温度飙升到数千摄氏度,但改进后的热防护系统经受住了考验。在距离澳大利亚西海岸预定溅落区约100公里处,飞船再次启动发动机进行最后的减速,最终在发射约1小时15分钟后平稳落入印度洋中。   当控制中心传来"星舰成功溅落"的消息时,整个团队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简单地写道:"干得漂亮,团队!",这句简短的评价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奋战。   而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也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这次成功"为美国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注入了新的动力",并表示对2027年载人登月任务的信心大幅提升。   这次试飞的成功意义深远。从技术角度看,它验证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可靠性:超重型助推器的可控回收展示了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成熟度,太空发动机点火测试为深空探测铺平了道路,而成功的卫星部署则证明了星舰的商业价值。   这些突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星舰被设计为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通过简单维护就能再次发射,这将彻底改变现有的航天经济模式,把进入太空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0 阅读:159

评论列表

闹钟企鹅

闹钟企鹅

3
2025-08-27 19:15

不知道啥玩意儿炸了一次,但是又没影响溅落,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

用户40xxx35

用户40xxx35

2
2025-08-27 19:56

这次不不成功的话马斯克会不会原地解散团队啊?

用户15xxx60 回复 08-27 21:04
哈哈,spacex有猎鹰9,重猎,星链,龙飞船……火箭发射独占全球90%的有效载荷,每年500亿美元的营收,已经实现盈利了,解散?你是有多无知搞笑

消闲之人

消闲之人

1
2025-08-28 05:21

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必须要有征服宇宙的决心,为马斯克点👍[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