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年,诸葛亮的接班人费祎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魏国降将突然逼近,用匕首狠捅其心口数十刀,费祎当场暴毙。消息传到姜维耳中,他却露出一抹喜色…… 费祎,字文伟,江夏人,小时候家里穷,爹早没了,靠族人费伯仁养大。费伯仁的姑母是刘璋他妈,费祎就跟着去了益州混口饭吃。214年刘备拿下益州,费祎没走,投了刘备,开始混官场。先是当参军,后来给刘禅当侍从,221年刘禅上位,费祎升黄门侍郎,慢慢有了名气。他跟徐庶、董允齐名,脑子好使又忠心。诸葛亮活着时,费祎当军事顾问,还老跑东吴当外交官。孙权拿话挤兑他,他都不慌,嘴皮子利索,孙权都夸他“天下淑德”,说他迟早是蜀汉顶梁柱。 诸葛亮死后,蒋琬接手,费祎当帮手。243年蒋琬病重,把担子交给费祎。蒋琬一死,费祎升大将军,还管尚书事,军政一把抓。他干活不摆架子,对老百姓好,减税、搞农业,让蜀汉喘了口气。244年,魏国曹爽打过来,费祎带兵迎战,在兴势把魏军打得满地找牙,边境稳住了,还捞了个成乡侯。252年,他地位高到能开府办事,蜀汉历史上就三个人有这待遇,风头一时无两。《三国志》说他跟蒋琬功名差不多,可见多牛。 费祎这人仁厚,能干,但也有毛病。他对外交厉害,去东吴跟孙权过招,总能稳住场面,还帮魏延、杨仪和解,内政也搞得稳当。可他有个大问题:太信人,尤其是新投降的家伙。张嶷早就写信提醒他小心降将,费祎不当回事,觉得人都差不多。这毛病不要紧,关键时候要命。他治国宽松,民生是好了,可防备少了,埋下祸根。 253年正月初一,蜀汉在汉寿办岁首宴会,费祎喝多了,晕乎乎的。魏国降将郭修瞅准机会,靠近他。郭修是凉州人,原先在魏国当个中郎将,250年被姜维抓住,投了蜀汉,混到左将军。他趁费祎醉得不行,掏出匕首捅了他好几刀,费祎当场没气了。侍卫反应过来,把郭修摁住打死。刘禅气炸了,下令查到底。查出来郭修本来想搞刘禅,但刘禅身边人多,下不了手,就挑了费祎。费祎一死,蜀汉朝廷炸了锅,他可是顶梁柱啊。 费祎死了,消息传到姜维那儿,他居然有点高兴。这啥意思?费世乓时管着他,北伐兵力每次限万把人,姜维憋着一肚子火,想干大事干不了。费祎一走,姜维的机会来了。他跟陈祇搭不上线,陈祇能力也比不上费祎,姜维就趁机抓军权。之后他带着五万大军,一次次北伐,想翻盘。可这仗打得费钱费粮,蜀汉底子薄,扛不住,边防越来越虚。 263年,魏国邓艾、钟会打过来。邓艾偷渡阴平,直奔成都,蜀汉防线稀里哗啦。刘禅没辙,投降了,蜀汉完蛋。姜维还想反抗,没成,被杀。刘禅被弄到洛阳当安乐公,混日子去了。费祎的死是个大转折,他活着时蜀汉还能撑,死了就散架了。他的墓在四川广元昭化古城东门外,后人追封他“敬侯”,挺让人感慨。 费祎的家没散,儿子费承、费恭都当官,女儿嫁给刘禅长子刘璿。他跟诸葛亮、蒋琬齐名,算蜀汉四大名相之一。他脑子活,仁厚,可惜太松懈,丢了命,也丢了蜀汉的稳。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辞世,他的兄长诸葛瑾在东吴听闻噩耗,急得要亲自奔丧。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