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道歉调查也公布了,但仔细一想,许多地方还是让人难以信服。先说那个“2863

啊书芹评汽车 2025-08-28 19:30:04

中石油道歉调查也公布了,但仔细一想,许多地方还是让人难以信服。

先说那个“2863笔交易仅1次故障”的结论。这话听起来技术感十足,却经不起推敲。加油机又不是盲盒,怎么可能上个月刚检定的设备,突然就“偶然”多算27升?如果真是软件问题,怎么可能近三千次操作只错一次?这概率比中彩票还低。老百姓就想问一句:运维日志敢不敢公开?历史数据能不能查?一句“偶发故障”听起来像極了技术借口,缺乏真正的事实支撑。

再说中石油的应对方式。事情都发生了二十天,才开始正式回应。之前加油站退那200块,还是员工“私人名义”退的——这分明是想低调处理、回避责任。消费者维权居然要闹到报警、封枪、公证测试这种地步,普通人哪耗得起这时间精力?这哪里是“客户至上”,分明是“大事化小”的拖延策略。

中石油在道歉中反复强调“设备符合规定”“操作没有异常”,却对消费者的实际损失——比如误工费、交通费、精神压力——只字未提。一句“优化服务”显得轻飘飘的,根本抚不平消费者被折腾的情绪。如果真有诚意,是不是该建立预赔付机制?是不是该主动联系用户补偿而不等舆论发酵?

更值得思考的是,这类“技术故障”为什么总是由消费者发现,而不是企业自己监控到?中石油作为能源巨头,是不是还依赖着老旧的管理系统?有没有实时数据上报机制?如果每次都要靠用户较真、媒体曝光才能推动解决,那所谓的“全 面 排查”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说到底,这次事件暴露的不仅是加油机故障,更是大型国企在技术监管与用户沟通上的深层短板。道歉只是第 一 步,真正能重新赢得信任的,是透明到底的数据、主动负责的态度,以及落到实处的赔偿机制。否则,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而消费者的信心,也会在一次次的“偶发故障”中被逐渐消耗殆尽。

0 阅读:7

猜你喜欢

啊书芹评汽车

啊书芹评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