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下了追杀令!大陆刚宣布邀请台湾各界人士参加9.3阅兵,民进党就发出了警告。点名马英九、萧旭岑、洪秀柱等人,只要敢出席,回来就法办! 北京一张邀请函,在台湾激起千层浪。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陆邀请各界人士参加九三阅兵,台湾民众也在其中。 消息一出,民进党当局立刻出手,摆明要用法律挡下这场他们眼中的“统战”活动。 马英九、洪秀柱、萧旭岑这些国民党前高官,成了第一个目标。 民进党官员直接放话,谁敢去北京,回来就可能吃官司,罪名是“妨害国家尊严”。 这股压力很快从政治圈蔓延到社会。有消息说,准备去观礼的抗战老兵,退休金都可能被取消。在大陆发展的台湾艺人,也被一一点名警告,据说一份二十多人的调查名单已经拟好。 当局甚至还盘算着新规矩,以后所有公职人员去香港澳门,都得提前报备。 比起2015年连战参加七十周年阅兵,这次民进党当局的反应激烈太多,手段也严厉得多。 这种试图用法律条文来精细控制民众如何纪念历史的做法,连台湾司法界内部都看不下去。 一份内部报告就坦言,这些限制在法理上说不通,让一线法官很难办,政治工具的色彩太浓。 这场激烈交锋的背后,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历史故事,正在台湾社会内部激烈碰撞。 大陆想讲的,是一个两岸一家人的故事。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特意提到,今年也是台湾光复八十周年,台湾同胞在那段历史里从不缺席。 这种说法,确实打动了岛内一些人。萧旭岑在大陆看兵马俑,感叹一句“老祖宗的宝贝”,结果遭到围攻。 随后,他直接亮出祖父的抗战勋章,用事实说话。洪秀柱更是多年如一日,带着台湾青年到大陆走走看看,希望他们亲手触摸历史。 而民进党当局要讲的,却是一个彻底切割的故事。他们把北京的阅兵直接定性为“统战”,还从教育下手。 新历史教科书里,“抗日战争”被改成了“日中战争”。这一下,硬生生把那场决定台湾命运的战争,说成是与自己无关的邻国冲突。 不少人批评这种做法是割裂历史,尤其是当局一边还把日本殖民时期的建筑打造成旅游热点,更让人觉得矛盾。 笔者最担心的,是年轻一代真的会因此对两岸共同的历史彻底无感,双方的记忆里再也找不到彼此。 可官方的高压,却没能压住民间的真实想法。 一份网络民调显示,居然有72%的受访者支持马英九他们去北京参加阅兵。最让人意外的是年轻人,35岁以下的比例高达58%,这狠狠冲击了“台湾年轻人天然疏离大陆”的说法。 这个数字,也和马英九2023年访问大陆时获得68%的支持率对得上。 民意不光是数字,更是行动。超过五千名台胞报名想去北京观礼,更想不到的是,里面竟然有三百多人自认是绿营支持者。 这说明,纪念历史的朴素愿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蓝绿的界线。知名网红“馆长”陈之汉也公开说想去现场看看,还打算开直播。 这代表了一股很强的民间力量,他们渴望亲眼见证,自己判断。 官方和民间的温度差,迟早要反映在政治上。民进党最近搞的“罢免”没成功,领导人赖清德的民调支持率也在往下掉。 过去那张百试百灵的“抗中牌”,似乎正在失灵。当一个执政者想用法律给历史记忆砌上一道高墙时,民众却用自己的脚,表达了翻墙的渴望。 民进党当局的策略,让笔者想起一些国家的做法。比如波兰曾在2018年立法,规定谁要是说“波兰死亡集中营”就属犯罪。 这种用法律来强制推行官方唯一历史版本的做法,在国际上争议巨大。民进党现在做的,逻辑上是相通的,就是用权力来定义对错,用惩罚来取代讨论。 但历史记忆是有韧性的,它藏在每个家庭的相册里,流淌在每个人的血脉中,不是一纸禁令就能凭空抹杀的。 这次台湾社会的反应就说明,官方的故事和民众的朴素情感一旦冲突,后者的力量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出来。这种力量并非来自政治动员,而是源于对自己从何而来的好奇与尊重。 喧嚣过后,人们总会回头问自己: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不能只靠一本新编的教科书来回答。 (来源:中國九三閱兵倒數 若馬英九、蕭旭岑、洪秀柱出席將依法查辦2025/08/28自由时报)
民进党下了追杀令!大陆刚宣布邀请台湾各界人士参加9.3阅兵,民进党就发出了警告。
香茶品岁
2025-08-29 19:32:03
0
阅读:116
王老大是你爸爸
民进党越走越远,台湾就离祖国越来越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