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9岁的杨得志迎娶了55岁的石莉,结婚当晚,杨老将军握着石莉的手,动情地说:“我们的孩子们将来会尊重你,我也会尊重你!” 杨得志出生在1911年的湖南株洲,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小小年纪就出去打工,在安源煤矿挖煤,干得又苦又累。1928年他加入了革命队伍,从一个普通战士起步,一步步爬上来。长征的时候,他带队当先锋,翻山越岭,饿肚子是家常便饭,还得对付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抗日战争打响后,杨得志领着部队在冀鲁豫边区搞游击战,组织群众,建立根据地,打击日伪军。他指挥平型关战斗的一部分,歼灭了不少敌人,那场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解放战争中,他率十九兵团南下,参加渡江战役,解放太原,还进军大西北,歼敌几十万。抗美援朝时,他当志愿军司令员,指挥上甘岭战役,志愿军硬是顶住了美军的狂轰滥炸,守住了阵地。这些经历让他成了开国上将,军功章一大把,但也落下一身伤病。 杨得志的第一任妻子叫申戈军,河北人,出身书香门第,早年投身革命,在妇救会工作。两人1940年在冀鲁豫边区认识,那时候杨得志是支队司令员,申戈军负责妇女动员,两人很快就走到一起。婚后,他们一起经历了抗日和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申戈军不光管家,还帮忙处理后勤事务,支持杨得志在前线打仗。1951年,他们双双去朝鲜,杨得志指挥部队,申戈军在后方帮忙分发物资。回国后,杨得志升任军区司令员,申戈军操持家庭,教育子女。他们生了六个孩子,大多进了部队,长子杨建华后来成了少将,当南京军区联勤部部长,其他女儿也都在军中任职。申戈军一辈子勤勤恳恳,料理家务,从不抱怨,直到1989年因病去世,杨得志那时78岁,身边一下子空了。 申戈军走后,杨得志拒绝了好几次别人介绍的对象,他觉得对不起前妻,坚持一个人过日子。子女们看他年纪大了,身体需要人照顾,杨建华他们商量着找合适的人选。这时石莉出现了,她1936年生,湖北红安人,早年入伍,当志愿军文工团舞蹈演员。1950年她15岁,随团去朝鲜慰问,杨得志看过她的表演,对她有点印象。四十年后,通过熟人牵线,两人重新见面。石莉以前有过一段婚姻,离婚后独自带女儿,杨得志也丧偶,两人聊起过去,觉得有共同话题。石莉退休后是老干部,生活经验丰富,能照顾老人。杨得志考虑再三,觉得需要伴侣,子女们也同意。 1990年,杨得志79岁,石莉55岁,两人正式结婚。杨得志考虑到年龄差距和家庭情况,特别强调子女会尊重石莉,这话出自肺腑,因为他家六个孩子都事业有成,杨建华他们忙于军务,但孝顺父母。石莉进门后,很快适应了角色,她对杨得志照顾周到,每天帮他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杨得志身体渐弱,腿脚不便,石莉帮他处理日常琐事,让他晚年过得安稳。子女们定期来看望,杨建华带孙辈,杨得志教他们军史,家里气氛融洽。石莉不光管家,还和子女们处得像一家人,杨柏华她们视她为长辈,提供生活所需。 婚后四年,杨得志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石莉一直陪在身边,帮他联系医生,调整生活习惯。1994年10月25日,杨得志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3岁。他一生贡献巨大,从红军到志愿军,指挥过无数战役,1955年授上将军衔,还担任过军委常委。去世后,石莉继续住在故居,杨得志的子女们保持联系,杨建华他们视她为家人,定期探望,提供经济支持。石莉生活低调,偶尔参加老干部活动,回忆和杨得志的日子。她独自抚养女儿长大,现在女儿也成家,石莉的晚年靠子女们的关照过得平静。
1990年,79岁的杨得志迎娶了55岁的石莉,结婚当晚,杨老将军握着石莉的手,动
琉璃映月情
2025-08-30 00:54:35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