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山东,8月28日,两女生嫌2人爬泰山太无趣,于是大手一挥,花费近3万元

韫晓生 2025-08-30 12:26:39

[中国赞]山东,8月28日,两女生嫌2人爬泰山太无趣,于是大手一挥,花费近3万元,请了24位陪爬,一起登顶山峰,而这一路上他们又是扇扇子,又是哄两女子开心的,情绪价值可谓是拉满了,网友:等我有钱了,我也要这样!   (信源:鲁网——两女生请24位陪伴一起登顶泰山,花费近3万,年龄19-26岁,当事人:一路哄她们开心,抱着40斤小朋友登山)   当攀登泰山的“艰辛”本身,可以被明码标价并打包出售时,我们购买的究竟是什么?最近,两名女性游客花费近三万元,雇了足足24个小伙子陪着爬泰山,这事儿早就不只是一条社会新闻了,它更像一个精准的时代切片,让我们看清了一种叫“体验外包”的现象。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两个女子,带个孩子全爬泰山,两个人一到地方,就看见那高耸的山峰觉得,就两个人爬太无聊,而且还带着孩子根本不行,于是就花钱请了个陪爬团。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孩子也不用自己抱。   而这件事已发到网上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这事的关键,根本不是讨论谁对谁错,而是它掀开了一个盖子:一种全新的服务,正在把“困难”变成商品,挑战我们对“成就感”的传统认知,也照出了这个消费时代里,劳动和休闲的新模样。   这笔近三万块的交易,买的可远不止是几双有力的腿。它是一整套方案,目的就是系统性地帮你干掉登山过程中所有不舒服的感觉。这门生意做得特别精细,因为它把抽象的“困难”给拆解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   物理上的累?彻底给你剥离掉。服务团队不光给你扇风送凉,还用接力赛的方式,把一个40斤重的孩子全程抱着,让他脚不沾地就上了山顶,主打一个“零负荷”。   精神上的无聊和疲惫呢?团队里那些19到26岁的小伙子们,通过聊天、讲笑话,把可能枯燥的攀登变成了一场持续供给快乐的社交派对。就连安全风险都被外包了,有人时时提醒路滑,你连自己操心的责任都省了。   说白了,这门生意就是把一项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个人冒险,变成了一个流程可控、体验舒适的消费品。   当通往山顶的路被钱和服务铺得平平坦坦,那种靠自己克服困难得来的“成就感”也就被稀释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像是签收快递一样的成功。   很多人把这比作坐缆车,其实大家在意的不是省了多少力气,而是那种“我征服了山”的主角感,悄悄变成了“我到达了山顶”的旁观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源自于攀登者流过汗、咬过牙之后,意志和视野的双重提升。当这个过程被绕开,登顶的意义就变味了。   最后在南天门拍的那张照片,可能更多记录的是一次成功的消费,而不是一次个人意志的胜利。这背后,恰恰是我们这个社会对“结果”的过分看重,而过程的价值,正在被悄悄削弱。   这场全网热议的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出了我们这个消费时代里,劳动的新形态和休闲娱乐的阶层分化。   一边是新的劳动方式。那24个年轻人,他们卖的不光是体力,更是宝贵的情绪价值和陪伴。这种高度个人化、定制化的服务,不就是当下零工经济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另一边,将近三万块的登山费,也点燃了大家关于“钱该怎么花”的大讨论。争论的背后,是不同消费观念的激烈碰撞,也无意中暴露了休闲娱乐方式的巨大差异。   大家吵来吵去,与其说是在评判那两位女性,不如说是借着这个有点极端的故事,宣泄和探讨着我们每个人心里对财富、努力和什么才叫“值得”的复杂情绪。   最后,泰山陪爬这事儿逼着我们去想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一个几乎什么都能“外包”的时代,到底有哪些体验,是我们非要留给自己、亲身去经历的?   答案没有对错,它关乎我们每个人对“生活质感”的定义。也许,那些没办法用金钱交易的汗水、挣扎和最终战胜自己的那份坦然,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