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演唱会最怕什么? 抢票时热血沸腾,到场发现没合影资格。 这事儿最近在苏有朋音乐会上演了。 8月底,苏有朋公布音乐会售票信息,VIP票(1500元)可享受10人一组与他合影的机会,而普通票(911元)则不行。 不少买普通票的粉丝觉得落差太大,希望也能合影。 苏有朋在29号深夜发文回应:“这是音乐会,不是合影会。我卖艺不卖身。不爱音乐的人别来了,枉费伙伴们不计成本办单场。” 这话一出,炸开了锅。 花1500块就能合影,花911块就被排除在外,这明摆着是用钱给粉丝划分等级嘛。 有网友说得直接:“这不就等于告诉大家‘钱花得不够,就不配和我互动’?”尤其想到苏有朋当年在“小虎队”时期那副谦和有礼的“乖乖虎”模样,前后反差让不少老粉丝直呼心凉:“从前觉得他接地气,现在真成‘高高在上’了?” 争议发酵后,苏有朋在30日又发了篇长文道歉,承认自己“卖艺不卖身”的说法不妥当,是看到“没合影就不来”的评论后一时冲动。 他说办这场限定音乐会的初心,是想在生日当天好好唱些老歌回馈歌迷,“希望歌迷感受到‘被听见了’”。 可粉丝们纠结合影这事儿,跟他想用音乐连接听众的初衷跑了偏。 其实明星演出搞合影区分不是新鲜事。 比如周杰伦演唱会也曾设高价位签名照环节。 但也有人反其道行之——罗大佑开演唱会,全程没有额外的合影或签名设定,观众却沉浸在纯粹的歌声里难以自拔。 这事儿也巧了,8月刚出台新政策重拳整治演出市场黄牛炒作票务乱象。 政策风向似乎也在提醒:演出体验的衡量标准,本就不该只围着明星转。 说到底,去现场到底是追星还是追音乐? 苏有朋道歉文里提到了一个场景:有老歌迷在听他唱早期冷门歌《逃兵》时落了泪,这瞬间的共鸣比握个手更珍贵。 这也让我想到父母辈当年追星的样子:没有手机拍,没合影机会,一盘磁带反复听,几句歌词能记半辈子。 纯粹因为喜欢歌,喜欢那个人唱出的情感。 演唱会的真价值,从来不在快门按下的那秒合影,而在散场后心里迟迟散不掉的歌的余温。 您觉得呢?
果然是戏子无情!52岁的苏有朋翻车,万万没想到,是因为他说了这样一句话9
【157评论】【6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