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氮化镓产业链梳理分析一、碳化硅和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凭借“

晋云评娱乐 2025-09-04 09:51:37

碳化硅/氮化镓产业链梳理分析

一、碳化硅和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凭借“宽禁带、高击穿场强、高热导率”等物理特性,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光伏储能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

1. 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

碳化硅:聚焦高压大功率场景,器件效率比硅基提升20%-30%。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7.6亿美元,预计2030年突破100亿美元;中国企业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30%,12英寸衬底技术推动成本下降35%。

氮化镓:主打高频高效场景,效率超95%且体积缩小50%。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17.6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500亿元,车规级应用加速渗透。

2. 产业链国产化进程

中国在衬底、设备、器件等环节加速突破:

衬底/外延:天岳先进12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三安光电碳化硅外延片市占率全球领先;

设备/材料: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的刻蚀/薄膜设备国产化率超40%,菲利华的碳化硅陶瓷组件打破海外垄断;

器件:斯达半导、时代电气的碳化硅MOSFET进入比亚迪、蔚来供应链,赛微电子的氮化镓射频器件占5G基站份额超30%。

二、核心个股梳理

1. 衬底/外延:产业链源头,技术壁垒最高

天岳先进:全球第四大碳化硅衬底厂商,12英寸衬底量产,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9%,绑定国内头部器件厂。

三安光电:碳化硅外延片全球市占率超25%,垂直整合“衬底-外延-器件”全链条,车规级MOSFET良率超98%,供应比亚迪、小鹏。

露笑科技:碳化硅衬底产能扩至20万片/年,6英寸导电型衬底良率85%+,切入斯达半导、士兰微供应链。

东尼电子:布局碳化硅长晶炉及切割设备,技术适配12英寸衬底,2024年设备订单超5亿元,客户覆盖天岳先进、三安光电。

2. 设备/材料:国产替代攻坚主战场

北方华创:碳化硅刻蚀/薄膜设备市占率国内第一,技术适配8英寸产线,2024年第三代半导体设备营收占比提升至35%。

晶盛机电:碳化硅单晶炉国内市占率超60%,可生产12英寸衬底,与天岳先进、露笑科技合作紧密,设备交付周期6-8个月。

中微公司:碳化硅深硅刻蚀机全球领先,刻蚀速率达10μm/min,供应三安光电、英诺赛科。

菲利华:碳化硅陶瓷组件全球市占率超70%,耐温性达1700℃,绑定Wolfspeed、II-VI等国际巨头。

3. 功率器件/模块:应用落地核心载体

斯达半导:国内碳化硅MOSFET龙头,产品通过AEC-Q101车规认证,2024年新能源汽车主驱模块出货量超50万套,绑定比亚迪、理想。

时代电气:高铁电传动技术迁移至碳化硅器件,650V-1200V全系列产品覆盖,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2%,供应蔚来、宁德时代。

扬杰科技:碳化硅二极管国内市占率超40%,2024年新增8英寸产线,切入华为数字能源供应链。

华润微:650V碳化硅MOSFET量产,良率95%+,2024年工业电源领域营收占比提升至28%,客户覆盖阳光电源、科华数据。

士兰微:IDM模式布局碳化硅全链条,1200V MOSFET良率88%,2024年车规级模块订单超3亿元。

4. 射频器件:高频场景技术标杆

赛微电子:氮化镓射频器件国内市占率第一,5G基站PA出货量占全球30%,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65%,绑定华为、中兴。

铖昌科技:氮化镓相控阵雷达组件国内领先,技术迁移至5G通信,2024年射频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5%,客户覆盖中国电科、航天科工。

5. 封测:良率与可靠性保障

长电科技:碳化硅器件封装良率99.5%,支持12英寸晶圆,2024年封测营收同比增长58%,客户覆盖英飞凌、安森美。

通富微电:与AMD合作开发碳化硅封装技术,2.5D/3D封装良率98%+,2024年第三代半导体封测订单超8亿元。

6. 应用/终端:需求爆发的直接体现

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后切入碳化硅领域,车规级MOSFET供应特斯拉、宝马,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2%。

麦格米特:氮化镓快充芯片国内市占率超50%,适配小米、华为,2024年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8%。

奥海科技:车载氮化镓充电器市占率第一,供应比亚迪、广汽,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61%。

三、总结:逻辑与核心标的

第三代半导体是新能源革命与国产替代的战略交集,投资需聚焦三大方向:

1. 技术卡位环节:衬底、设备、射频器件,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空间大;

2. 需求爆发环节:功率器件、应用终端,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充等场景放量;

3. 全链条布局企业:士兰微、闻泰科技,具备从材料到器件的垂直整合能力,抗周期波动强。

风险提示:需关注技术路线变更、海外技术封锁、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战。

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0 阅读:0
晋云评娱乐

晋云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