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黄海海岸线演变图

昭华历史啊 2025-09-05 05:02:09
西周BC1046-771年 海岸线大致沿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州区、响水县、阜宁县、盐城市亭湖区、东台市、如皋市一带连接至长江口,彼时长江口在今镇江市,南通市、上海市大部分还属于海洋。 秦朝BC221-221年 海岸线与西周主要差别是今杭州湾,秦朝较西周往东南方向更加突出。相对于黄海沿岸海洋边陆地,杭州湾北部从陆地变成海洋主要原因,一是钱塘江本身含沙量较少,二是潮汐倒流尤其是钱塘江潮汐巨大能量导致北岸的陆地逐渐被侵蚀,三是地球偏转力的影响。 东汉140年海岸线 这时的黄海海岸线与秦朝几乎重叠,不同的是杭州湾北部受到潮汐侵袭而致使大陆线后退。 南北朝497年海岸线 经过长江360年的泥沙输送,长江口不仅如东县、如皋县、泰兴市、崇州区已经形成了陆地,还形成了诸多岛屿,其中江苏南通市崇州区坐在区域是最大的岛屿。杭州湾北岸陆地则进一步被侵蚀后退。连云港市连云区由于海上云台山和花果山的存在,而自古以来就是海岛。 唐朝741年海岸线 杭州湾北岸陆地继续被侵蚀。相较244年前的南北朝时期,上海区域的陆地已扩张至今浦东地区,崇明区已生成两个岛屿;长江口的靖江市、通州区也生成陆地岛屿。连云港市南部区域陆地也有增加。 南宋1208年海岸线 自唐朝741至今的467年里,长江口北岸的陆地增长迅速,已延伸至接近启东市,崇明岛附近也多了两个大岛屿;长江口南岸的陆地也延伸至宝山区以外的地方。 杭州湾北岸陆地则是继续被侵蚀内撤。 明朝1582年海岸线 长江口北岸的海门区、启东市一带陆地后撤明显;崇明区所在岛一分为二。长江口南岸则陆地继续生长;杭州湾北岸陆地继续因侵蚀后撤。较前期最明显的是黄海海岸线大幅度往东移,主要原因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泗入淮”带来的大量泥沙导致海区淤积,射阳县、大丰区等地形成陆地也正因此。 清朝1820年海岸线 由于黄河1128年改道带来的天量泥沙淤积,滨海县附近的出海口在清朝1820年时已生成大幅陆地,射阳县此时也已形成。长江口的镇江市附近形成了现在的样子、靖江市已告别岛屿形态、启东市以西北地区已形成连片陆地,崇明岛已成型一半,上海浦东新区半岛已基本形成现在的模样。

0 阅读:16
昭华历史啊

昭华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