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就没有二战胜利。”这不是谁的情绪发泄,也不是哪个历史爱好者的激情演讲

重楼读世界 2025-09-05 10:39:24

“没有中国,就没有二战胜利。”这不是谁的情绪发泄,也不是哪个历史爱好者的激情演讲,而是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2025年8月底,站在中国土地上,面对全球媒体,说出的原话。   要知道能在这个位置、这个时间、用这样的语气说出这句话,可不是件小事。尤其是这句话,直直地戳破了西方几十年来在历史叙事上的“盲区”——中国,不再是那个被边缘化的抗战参与者,而是一个扛起半边天的主力军。   这次古特雷斯访华,原本是来参加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但他在央视《高端访谈》上的一段话,让整个国际舆论场炸了锅。他说: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不只是“重要”,而是“关键”。更令人瞩目的是,他明确指出:二战真正的开端,是日本侵华,而不是德国入侵波兰。   这话一出口,等于直接挑战了西方长久以来那套欧洲中心论的历史叙述。在很多欧美教科书里,二战就是1939年打响的诺曼底、1941年珍珠港、1945年广岛——中国抗战?顶多是个“亚洲前奏曲”。可古特雷斯这次,是把“前奏”变成了“主旋律”。   这不是情怀,而是有理有据。中国的抗战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整整坚持了14年,比英美苏都要早。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牺牲了全国8%的人口,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而这场漫长的抗战,实际上拖住了日本70%以上的陆军兵力,从源头上限制了日本对苏联的“北进”和对东南亚的“南进”。   古特雷斯不是在“给中国捧场”,他是在替历史拨乱反正,如果说抗战是“战争的火焰”,那中国战场就是烧得最旺的那一团。古特雷斯在讲话中特别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开辟反法西斯战场的国家。说白了,别的国家还没来得及反应,中国已经跟日本打了好几年了。   数据显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投入了超过150万兵力,这是其海外兵力的六成以上。从1937年到1941年,日本几乎把所有主力都压在了中国战场上。最高的时候,占比甚至高达九成。也就是说,中国凭一己之力,把日本的主力军拖在了亚洲这块土地上,等于替苏联、替英美、替整个世界,争取了战略时间。   当德国在1941年进攻苏联时,希特勒一度建议日本从远东夹击苏联。但日本根本腾不出手,原因很简单:中国战场太难啃了。后来,连日本自己都承认,百团大战之后,他们的“南进战略”也不得不延后。因为他们连“后院”都没打理好,哪还有心思去“前厅”搅局?   古特雷斯这次访华,不只是说几句场面话。他还去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南京大屠杀展区前,他站在一份幸存者的口述史料前沉默了很久。那是一位名叫伍长德的南京市民留下的证言,讲的是1937年12月他如何在尸山血海中侥幸逃生,背上至今还有刺刀的伤疤。   古特雷斯在留言簿上写下“铭记历史,守护和平”八个字,并签下了名字。他不是随便写写。他在联合国的档案室里,还保存着1943年的《开罗宣言》原件。那份文件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从中国侵占的领土。这些材料不是摆设,是国际法的基石。   而这场历史的“集体失忆”,早该结束了。西方几十年来一直强调诺曼底登陆、太平洋海战、柏林墙倒塌,却很少提到中国人民在正面战场上硬碰硬地抗击法西斯的那十四年。哪怕是《纽约时报》,也只是偶尔在纪念日时象征性地提几句。   古特雷斯这次的讲话,是一次拨乱反正。他说得很明确:“维护正确的历史观,是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基础。”换句话说,连历史都说不清楚,谈何和平与合作?他的这番表态,不只是对中国的肯定,更是对全球叙事权的一次深刻回应。   历史不是谁的私产,也不是可以随便裁剪的布料。古特雷斯这次在中国说出的“实话”,其实是几十年来被压抑的“旧账”,终于被重新翻开来看了。   这不仅是对中国抗战价值的承认,更是对世界秩序话语权的一次重置。是时候让世界明白,二战的胜利,不只是西方几场决定性的战役,而是包括中国在内,数千万普通人用血与泪打下来的和平。 参考资料: 联合国秘书长:二战胜利 中国的贡献极其重要.--2025-09-02 14:54·新重庆-重庆日报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重楼读世界

重楼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