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5岁的云南大爷,徒步到四川会理找朋友,路上遇到好心人开车带他找,没想到到地方后,村民告诉他,他的朋友早已经去世了,但是大爷不甘心,一定要见见朋友的家人... 9月4号,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新闻,让人非常的唏嘘。 一位75岁的云南老兵姜大爷,感觉自己眼睛花了,腿脚也不太利索,但是前段时间,心里冒出来的一个想法,要赶紧去看看一位二十多年没见的老战友。 家里人一听到这想法,必然是不同意的,觉得他年纪大了,一个人走几百公里太危险,但是姜大爷犟得很,揣上几件换洗衣服,带了点干粮,还有一张年轻时和战友的合影,就这么从昭通出发了。 他要去的地方是四川会理,对于具体的位置姜大爷也不太了解,只有一个大概的记忆,已经年迈的他不会用现代的智能工具。 可就是凭着心中的这一份念想,开始了自己的漫漫寻人路,他不知道老友还在不在那儿,但是对于姜大爷来说,自己年迈已高,好在一切健全,趁着有限的时间去见一见老战友叙叙旧。 姜大爷要找的战友名叫陈大平,当年是在部队里一起扛过枪的交情,关系铁得很,姜大爷还记得,那时候陈大平生病,自己帮他扛过病号饭。 但是,当时的那个年代通讯不方便,退伍后各奔东西,慢慢就断了联系,一直到现在也没能重新联系上,走在路上,姜大爷时不时的看着两人的合照,心中的思念抑制不住。 就在他不知道走了多远之后,天上下起了小雨,一位叫振楠的师傅开车路过姜大爷,看他这么大年纪一个人走在路上,天快黑了,振楠觉得不放心,就把车停了下来,询问他去哪。 大爷对于突如其来的关心有些提防,振楠看出来了,就特实在地说:“下雨了,先上车再说嘛,您这么大年纪了,一个人走在路上不安全。” 听到这话,大爷放心的上了车,一上车才知道,大爷要去会理找老战友,振楠一听大爷方向都走反了,于是决定帮一把大爷。 可寻人的过程比想象中难多了。大爷记忆很模糊,一会儿说“十三公里”,一会儿又提到“会东的江州”,地名颠三倒四,更麻烦的是,当地叫“十三公里”的地方还不止一个。 振楠也是个实在人,二话不说,开着车带着大爷一个一个地方跑,他们花了三个多小时,路上不停下车问人,靠着村民们的热心指引,总算摸到了村子。 但是,等来的消息却像一盆冷水,村民告诉他们,陈大平已经去世三年了,坟就在后山上,姜大爷当场就愣住了,半天没缓过神来,震惊和失落全写在脸上。 他不甘心,没见到人,见见他的家人也好,在振楠和村民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陈大平的弟弟,对方一见到姜大爷,立马就握住了他的手,说哥哥生前老提起他。 最让人动容的一幕发生了,弟弟拿出了哥哥的退伍证,里面也夹着一张一模一样的合影,照片背面,是陈大平亲手写的字:“昭通老姜,勿忘我。” 原来,这份牵挂,跨越了二十多年的时空,一直是双向的。 第二天,弟弟陪着姜大爷去后山上坟,在老友的坟前,姜大爷默默站了很久,眼圈都红了,最后只低声说了一句:“陈大哥,喝酒。”所有的话,都在这一杯酒里了。 虽然故人已去,但这份情谊被延续了下来,陈家不算富裕,但还是热情地留姜大爷住了一晚,临走时,弟弟还送了他一袋自家种的石榴,说以后每年石榴熟了,都给他寄过去。 振楠把大爷送到陈家后就先离开了,怕打扰人家,过了几天,他又提着东西回来看望大爷,还陪着他再去祭拜了一次,甚至帮大爷办了手机卡,计划等他跟老友家人聚够了,再亲自送他回家。 这趟路,没白走,姜大爷说,虽然有遗憾,但也算松了口气,心里头那桩事儿,总算了了。 在这个联系方式唾手可得的时代,像姜大爷这样,靠着模糊记忆和双脚去寻找一份情谊的“笨办法”,真的不多见了,有些感情,真的能跨越生死,而那些萍水相逢的善意,也足以温暖人心。 一位网友看到这一新闻之后,分享了自己的家里的经历:我父亲80多岁的时候到随州去看一位救助过他的人,找不到地方,遇一路人问路,那人居然是那位救助过父亲的人的儿子,老人已经去世了,父亲给了点钱,上了个坟,回来第二天就去世了。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晨视频
女子42岁离了5次婚,父母嫌丢人将她赶出家门,开着破车四处流浪“我在等待有缘人
【2评论】【3点赞】
用户12xxx71
战友情深似海,帮人的同志更是热血心肠助人为乐
散仙
一声战友,一世兄弟。
安静
会理石榴
书剑留香
跨越生死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