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挪威宣布开始支付100亿英镑购买5艘超级护卫舰,这笔交易将成为挪威历史上最昂贵的国防投资,主要用于监视俄罗斯潜艇。 今年9月1日,挪威政府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宣布将采购五艘新型护卫舰,这笔高达100亿英镑的交易,直接刷新了挪威国防投资的历史纪录。 这笔钱砸下去,激起的浪花可不小。算下来,每艘护卫舰的成本大概在200亿人民币上下,要知道,中国的052D型战舰造价也就是35到50亿,挪威这单价几乎是人家的四到五倍,这账单确实有点吓人。 当然,挪威政府自有说法,他们认为这笔钱花得值,是为了守好北极和北大西洋这片海域,尤其是盯紧俄罗斯在水下的那些家伙。 钱不仅买了船体,还打包了顶级的雷达系统、导弹防御、电子战装备,甚至包括技术转让和后续的人员培训。 然而即便情况如此,质疑的声音仍随处可闻。军工专家和分析师们都在嘀咕,这么高的价格,性价比真的合适吗?挪威国内也有不少人担心,国防开支这么猛,会不会挤占了教育和医疗这些民生领域的预算?但执政联盟态度很坚决:国家安全,必须优先。 钱的问题还没吵完,时间的问题又摆在了眼前。这五艘护卫舰由英国承建,可全部交付完毕,估计得花上十年不止,弄不好要等到2030年左右。 这个速度,跟一些国家一年就能造出一艘新舰比起来,实在是慢得让人着急。 这就有点尴尬了。北极的安全挑战和俄罗斯潜艇的威胁,是眼下就迫在眉睫的事。然而挪威要等上十年,才能获取自己的这批新装备。这漫长的“空窗期”里,他们恐怕还得继续依赖老旧的舰队和盟友的帮忙。 更要命的是,军事技术更新换代那么快,十年后交付的军舰,上面的设备还能不能算是最顶尖的解决方案,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这种前瞻性和即时性之间的脱节,让这笔投资的未来充满了变数。 这批护卫舰虽然是跟英国签的合同,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里头的核心技术很可能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比如传闻中会搭载的SPY7雷达和宙斯系统,这些都是价格高昂的美国货,也是这批战舰先进配置的关键。 这般复杂的供应链架构,使挪威难在关键技术上掌握自主权。未来的维修、升级,甚至作战部署,都可能要看供应国的脸色。花着天价,却买不来完全的战略自主,这让挪威的处境有些微妙。 说到底,这次采购是挪威在地缘政治压力下的一次被动升级。北极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航道,让这里成了大国博弈的焦点。 俄罗斯的军事存在感越来越强,特别是“亚森-M”级这类新一代核潜艇,静音性能极佳,给挪威带来了巨大的防务压力。 身兼北约北极 “北翼看护方” 的挪威,它的海岸线是监测俄北方舰队入大西洋的 “门户”。挪威首相斯特勒称,此次采购是战略层面的 “补位”,核心目的是增强反潜能力。新舰将专为高寒海域设计,配备最先进的声纳和立体猎杀网络。 挪威希望达到的效果,就是形成一种“我能看见你,而且你知道我能看见你”的威慑。此举也算是对北约防务开支要求的回应,同时向美国展示了自己维护联盟安全的决心。 挪威的意图,俄罗斯自然看得一清二楚。可以预见,俄罗斯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比如搞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军事演习,或者加快“北风之神-A”级战略核潜艇的部署节奏,甚至升级其在科拉半岛的岸基反舰导弹系统。 中国对此的态度则是,理解各国合理的安全关切,但反对任何可能加剧地区紧张的军备竞赛,并强调北极应该是合作的地方,而不是军事博弈的秀场。 挪威这笔天价投资,背后是复杂的战略权衡。它既是维护自身安全的必要之举,也因其高昂的成本、漫长的周期和技术上的依赖,充满了不确定性。 真正的国家安全,或许不只是砸钱买最贵的装备,更在于如何在成本、效率和战略需求之间找到那个精妙的平衡点。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英国从挪威获得100亿英镑军舰订单》
9月1日挪威宣布开始支付100亿英镑购买5艘超级护卫舰,这笔交易将成为挪威历史上
经略简料
2025-09-09 11:34: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