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到极致,反其道而行!不“补”反“收”,立见奇效!很多人气虚了就想着用人参、黄

飞翔说健康 2025-09-11 08:31:18

气虚到极致,反其道而行!不“补”反“收”,立见奇效!

很多人气虚了就想着用人参、黄芪来补,可补了半天没效果,甚至越补越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气虚时间长了,光靠“补”不够,还得靠“收”,这时候用山萸肉、五味子来收敛固脱,往往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先从中医的气说起,气不仅能推动身体运转、温煦脏腑,还有个很重要的作用 ——“固摄”,简单说就是 “守住” 身体里的好东西,比如血液、津液这些精微物质,防止它们随便流失。

要是气虚时间久了,气的固摄力就会下降,像个没关紧的闸门,身体里的营养物质不断往外漏,这时候就算用人参、黄芪这类大补元气的药,补进去的气还没等发挥作用就漏没了,自然看不到效果。

气虚不固的表现其实很常见:有的人稍微一动就满头大汗,这是自汗,是气守不住津液;有的人牙龈动不动就出血、皮肤容易出现瘀斑,甚至女性月经量多,这是气守不住血液;还有的人感觉肚子往下坠,可能是脏腑下垂,这是气托不住脏腑了。这些情况都说明,身体不仅气不足,更关键的是气守不住。

这就好比家里的水桶破了个洞,你光往里面加水,水还是会从洞里流出去,桶永远装不满。调理气虚也是这个道理,要是不把漏气的口子堵上,补得再多也白费。而山萸肉和五味子,就是帮你 “堵漏洞” 的好帮手。中医里说 “酸能收敛”,这两味药都是酸味的,刚好能发挥收敛固涩的作用,把那些涣散、快要 “跑掉” 的气给收回来、固稳住。

打个比方,气虚久了的人,气就像散落在外面的沙子,人参、黄芪是往里面加新沙子,可旧沙子还在不停漏;山萸肉、五味子则是把散沙子聚成一堆,再用“笼子”罩住,不让它漏。等气被收住、不再耗散,身体才能慢慢把元气养起来,这时候再配合补气的药,效果就会好很多。

其实补气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用人参、黄芪这类药,像消防队一样,快速补充消耗的元气,主打一个生发;

第二层是用白术、炙甘草,重点补脾胃之气,把气血生化的大本营稳住,主打一个守中;

第三层就是用山萸肉、五味子,针对气虚不固的情况,把耗散的气收回来,主打一个固脱。

很多人补了半天没效果,就是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需要固的阶段,光补不收,等于做无用功。

比如有的人常年自汗,吃了很多黄芪还是止不住,这时候加一点山萸肉、五味子,很快就能看到汗少了;还有的人因为气虚导致遗精、尿频,用这两味药收敛固涩,也能改善。

但注意,这两味药偏收敛,如果体内有实热、痰湿的人,得先把这些垃圾清掉,再用收敛的药,不然会把邪气困在身体里。

最后提醒大家,虽然山萸肉、五味子对气虚不固有很好的效果,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到底适不适合用、用量多少,还是得咨询专业中医师。先辨证清楚自己是单纯气虚,还是气虚兼夹了其他问题,再对症调理,才能既安全又有效。

0 阅读:255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