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和平统一最大的敌人,根本不是民进党,而是国民党里,马英九、朱立伦、洪秀柱这帮“老朋友”!很多人还以为,他们是我们可以争取的“统派”。错了!真相是,这三个人,骨子里,跟民进党的赖清德,根本就是一路货色! 马英九在任八年,当年靠着“不统、不独、不武”的口号上台,嘴上喊着坚持“九二共识”,实际上却把这共识解读成了“一中各表”的文字游戏。 他任内确实签了不少两岸经贸协议,什么空运海运直航、ECFA早收清单,看起来热热闹闹,可这些全都是经济层面的小动作,碰不得政治统一的核心议题。有人统计过,他八年任期里,海基会和海协会签了23项协议,却没一项涉及两岸政治定位的实质性进展,明摆着想拖着不解决统一大业! 尤其是2014年“反服贸”运动闹起来的时候,学生占领“立法院”,他明明可以拿出魄力推动协议通过,却选择了妥协退让,最后让这个能让两岸经济联系更紧密的协议成了废纸,这不是主动给两岸交流踩刹车吗? 他嘴上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却在任内搞“国防自主”,军费预算年年涨,还美其名曰“自卫”,这不就是换种方式给“台独”铺路吗?所谓的“维持现状”,说到底就是把统一无限期拖延,和民进党“渐进台独”的节奏其实差不了多少。 而朱立伦,这位国民党主席的两岸政策简直像个没调准的收音机,永远找不到清晰的频道。 2015年他去北京参加“习朱会”,当时说得挺好,什么“坚持九二共识”、“两岸是命运共同体”,可转过头来就变了味——2022年他访美时居然说“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把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说成了模糊不清的东西,这和赖清德否认九二共识的做法,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他当主席那几年,两岸交流全靠副手跑腿,自己躲在后面当“甩手掌柜”,党内有人劝他亲自到大陆走走,他总拿“要遵守台湾规定”当借口,说到底还是怕沾上“统派”的标签影响选票。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前,他明明可以借着两岸议题打出差异化优势,却偏偏跟着民进党喊“备战避战”,把“亲美”放在“和陆”前面,这种骑墙态度,说白了就是既想捞取两岸交流的好处,又不敢承担推动统一的责任,和赖清德靠“抗中保台”骗选票的套路,本质上都是把台湾民众当政治筹码。 最让人唏嘘的是洪秀柱,她当年喊着“一中同表”的时候,不少人以为终于等来个敢谈统一的国民党人,可事实证明这不过是昙花一现! 2015年她为了争取国民党提名,硬生生把“一中同表”改成了“九二共识”,还美其名曰“回归党的主张”。可到了2025年,她趁热打铁提两岸和平统一方案,结果党内立刻有人跳出来说“这不代表国民党立场”。 这种前脚刚表态后脚就被拆台的戏码,说白了就是她根本没能力推动党内接受统一主张。她喊着“内战阴影不能留给下一代”,却在国民党的“和平政纲”里不敢提“统一”两个字,只敢用“和平协议”这种模糊说法打擦边球。 更讽刺的是,她一边批评蔡英文搞“文化台独”,一边在国民党内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不敢大声说,这种既要当“统派”标签又要保党内位置的操作,和赖清德“务实台独”的伪装术,不过是不同剧本的同一出戏。 这三位“老朋友”最厉害的本事,就是把“不统”包装成“和平”,把“维持分裂”说成“求同存异”。 马英九任内两岸贸易额从2008年的1292亿美元涨到2016年的1796亿美元,可他宁愿把钱花在买美国武器上,也不愿推动两岸政治对话;朱立伦在“习朱会”上承诺“扩大同胞直接交往”,却在任内让台湾青年来大陆交流的人数比马英九时期下降了30%;洪秀柱嘴上说“统一是民族复兴必然”,却在国民党全代会上连“一国两制”都不敢提,生怕得罪党内的“独台”势力。 他们就像给两岸关系开了个“空头账户”,只进经济合作的“存款”,却永远不让提取统一的“本息”,他们和赖清德的区别,不过是一个敢说不敢做,一个敢做却要藏着掖着,骨子里都是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同路人,这种披着“统派”外衣的“独台”势力,才是和平统一路上最需要警惕的障碍。
马英九嫡系、国民党“立委”徐巧芯公开喊出坚决反对“台独”,反对赖清德当局在国际上
【3评论】【10点赞】